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南游01(1/3)
虽然飞机还在云层之上,但匀山的思绪早已飘向桂林。
据机长播报,离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还有一个半小时航程,时间充裕。上午十点钟,空姐们收拾完餐盒,现在开始送饮料。
“你想喝点什么?”
匀山轻声问望着窗外茫茫云海沉思的暮云。
“水吧。”
有时候盼望已久的愿望要实现了,心情本该特别高兴,然而事实上情绪可能一时转换不过来,会变得有些黯然。眼下,暮云觉正处在这种矛盾之中,根本无法把情绪和心境统一起来。
匀山注意到她有点忧郁,便关心道,“喂,你没事吧?”
暮云回过头微微笑了一下。
“我没事。”
匀山要了杯水给她,自己则点了咖啡。
浓郁的香气提神醒脑。如今,饭后来一杯成了习惯。起初,他喝咖啡的目的是提升工作效率,后来,居然喜欢上了这种味道。
“昨晚,我做了个怪梦。”
乘客们吃饱喝足,纷纷靠着椅背酣睡。匀山前后望了望,空姐们都去了休息室,客舱内没一个身影。
匀山忽然想起昨晚的梦来。
一听他说怪梦,暮云将脸转过来,盯着匀山。
“我梦到我俩变成了鹰,在天上飞翔。”
暮云莞尔一笑。
“变鹰是不可能了,在天上飞倒是真的。”
“可是,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变鹰,而不是燕子、海鸥或者孔雀。”
“做梦嘛,变什么又有什么关系,你何必较真呢。”
匀山之所以对变鹰的梦记忆犹新,完全因为它太过真实、简直身临其境。尤其从高空鸟瞰北京城,大楼、街道都变成了乐高玩具。飞机越往前飞,暮云的心情就越无法平静。她感觉自己像在做梦,而且很害怕,怕这梦突然醒来。
飞机准时到达两江国际机场,落地那一刻起,梦,更近了。才下飞机,马上就感受到南方连空气都特别清新、湿润。
两人一走出机场大厅,放眼望去,只见四周视野开阔,阳光明媚;机场大道上停满了汽车。
虽然还不是景区,可旅人们已经纷纷拿出相机开始热情地拍照留念,选准角度,以机场大楼为背景,摆出剪刀手,一群人对着相机大喊,“茄子。”
咔嚓一声,众人的笑貌便被定格在镜头里。
历史记载,在广西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曾出现过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叫“刘三姐”。匀山读书时就听过她的事迹,还知道她是一位民歌歌手,素有“歌仙”之称。过去,刘三姐用歌声来反抗坏人的压迫,是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抗争的精神代表。自唐至今,每年三月三,广西人就举行盛大的对歌活动来缅怀这位英雄。现在是九月,他们无缘对歌盛况,实为遗憾。
匀山预定了市区一家叫“水云涧”的酒店,房间临江,在三楼。刚刚登记完安顿下来,暮云就急着出门,想去领略一下桂林的风土人情。
桂林这座城市,以风景优美著称。在国人心目中,这里是山水交融、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的最高境界,是世外桃源,更是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桂林,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在全世界,无论是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印度人或者美国、意大利人,都比不上中国人对山川河流的喜爱。千百年来,人们对这片繁衍生息的土地始终怀有一份特殊感情,称它“祖国”“母亲”。也唯独中国人,从不把山川河流只当作一个事物看待,在文人骚客眼中,它是诗,是画,是美,是情意还是江山。
到了道家和佛家眼里,山川河流所蕴含的意义就更广阔了。它们是天地,是造化,是阴与阳,更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人最喜欢在游历名山大川中感悟人生,沉淀智慧。此等情怀、胸襟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一直血脉相传,完全融入在每一代中国人的基因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水文化。
比如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比如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再比如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还有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等,这些诗词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赞颂。
对匀山来说,他最向往的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倘若真能找到这么一个去处,就算一辈子与世隔绝也情愿。
初来乍到,两人都抑制不住喜悦、兴奋的心情。这一趟,与出差时的心境不同,特别放松、自在。离开酒店时将近中午,他们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餐馆吃饭。米粉作为桂林的招牌美食,名声在外。虽是小吃,味道却十分爽口,他们决定品尝品尝。暮云点了两份,搭配着酸笋、香肠、卤蛋等几样小菜。
米粉端上来之前,暮云先调了半碗红油辣椒酱。匀山瞧了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魂断京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