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共和行政(1/2)
明朝 明成祖永乐六年
朱棣自从听到清朝的出身后心里就积攒着一股怒火。
跟在他身边的太子和大臣们都静默不言,就怕触及他的霉头。
他没想到他明明还算骁勇善战,可是他的后代子孙竟然能让一个蛮夷入主中原。
朱棣看着太子那肥胖的身子,越发怒气上涌。
清朝 康熙三十八年
康熙阴沉的脸浮现着一丝怒气。
有一些种藏在心底的隐蔽的心思被戳破的恼怒。
“天幕这简直是一派胡言,皇上身为大清的帝王,处置那些企图动摇大清统治的言论天经地义的事。”
“天幕不过一女子,懂什么朝政大事。不过是头发长见识短。”
朝臣们见皇帝的脸色不对劲,急忙出声奉承道。
康熙脸色并没有好转,反而更黑了。
谁说的女子不懂朝政,他们忘了他可没忘记他是谁扶持着登上着皇位的。
清朝 清世宗雍正五年
被点名道姓的当成例子来解说的雍正脸色并不比他的阿玛好多少。
那“维民所止”案就发生在去年,雍正四年的事。
记忆犹新,他想假装忘记都难。
这种被当面戳破心思的场面,让他原本就看不出脸色的冷面更冷了。
某一特殊时期
天幕下的人们紧咬牙关,才能忍住自己的愤恨。
要说最恨末代帝王的人们是谁?
莫过于因为帝王的过失而陷入黑暗苦苦挣扎的他们。
可是外界有太多的压迫迫使他们只能将自己对于上位者的愤恨不满,对于时代的悲哀吞咽回去。
只能当个麻木的行尸走肉。
躲藏在暗处的先辈们忍不住热泪盈眶。
瞬间觉得全身充满了干净。
天幕说的没错,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自当由华夏人自己守护。
他们华夏是延承数千年文明的古国,他们强大了数千年,又岂是那些建国不过数十年数百年的国家能够踩在头顶上的。
他们华夏现在一时的低谷,再等等,等他们将那些窥视着华夏的一切的窃贼赶跑,他们华夏定会建设出一个天幕那样的世界的。
【明、清时期除了对文人学子的限制除了文字狱,还有八股文。
八股文又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以古人,如孔子、孟子的语气,不允许自由发挥。
八股文的文章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固定部分组成。
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是应隋末之后开启的科举制度的要求而产生的。
它让科举更能够发挥选用人才的作用,八股文的固定模式,让文章的评判更能够客观公正。
但是八股文只考察考生们对经义的理解,人品、能力如何却不在考校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了许多有实才,却写不好八股文的人卡在了科举上。
考生们为了考取功名,一心躲在家中研究八股文而忽视了对政治、社会的关注,对世道人情并不了解,考取功名,录用为官后,又如何能去共情百姓的苦难?为百姓谋实事?
最终造救的不过是一群尸位素餐之人。
而八股文的严格限制,造成文章只讲究表面形式,敷衍了事,内容空洞没有内涵。
也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扼杀了读书人的创意。】
……
周朝 周厉王时期
周厉王听着后世君主的控制民众的手段叹为观止。
自己直接让人监控的手段跟他们的相比好像是过于的直白了些。
周厉王眼神闪了闪,让他好好想想他该要怎样做,用什么借口才能委婉且理所当然的达到目的。
他可不想真的跟天幕说的那样被人赶出京都。
还有“专利”的事,也得跟荣夷公好好商讨商讨。
秦朝 始皇二十八年
始皇帝眼睛一亮。
果然,他就知道天幕的出现不会无用,这不就解决了一个他头疼的问题了吗!
眼下他正是新朝初建,人才稀缺的时候,天幕说的什么科举、考生什么的虽然他一时听不懂,但没关系,他让人将天幕的话记下来,自有手下的官员去弄懂后告诉他结果。
到时候他再根据秦的情况挑选能用的策略就是了。
至于天幕说的不好的地方,到时候避开或者改动一下就是了
他自是没那么蠢地想将后世的政策照抄过来,后世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发展,情况跟他现在的肯定已经是天差地别,他要是忽视了这点,只想着全部照搬,到时候只会坑死自己。
能够多为自己招揽人才的办法哪个君王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惊!老祖宗们看到我的历史直播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