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多余(1/2)
杜如晦说完,将话棒移交给程知节:“程大人这些年到的地方也不少,可有曾在何处听说过这女真一族?”
程知节想了想摇了摇头:“倒是未曾听说过这女真一族,想来该是哪一族人后世改了族名。
这女真一族入主中原后建国后不也将族名改为‘满洲’吗?”
想到天幕提到的这女真皇帝要求汉人“剃发易服”,他又道:“不过我们倒是可以想想哪些夷族需要剃发,想来这女真族就在那些夷族中了。”
这时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的安抚下已经憋下了眼泪,听了程知节的话,点头赞同道:“义贞所言极是,虽说中原的衣裳服饰等外物常因改朝换代而有所不同,但那些夷族因常年居于草原,改变但是不大,想来一些习俗也不会怎么更改。
剃发倒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比起其余皇帝听闻华夏历经百年耻辱时只有愤怒,清朝的皇帝们的脸色就极为精彩了,特别是他们看到聊天区里一条条刷过去的,明显对清朝充满怨言的言论,可以想象在天幕那边清朝的名声是何等的糟糕。
<清朝的皇帝真TM的一言难尽,不会当皇帝就自己回草原上放马好吗?>
<清朝真的是多余了,帝制结束在明朝不是挺好的?用它来拖华夏的后腿?>
<一说到清朝就烦,它存在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我都怀疑是不是老天看华夏强大了几千年不顺眼了,所以整了个清朝想来亡我华夏,不然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何清朝的皇帝就都那么脑残?>
<结果没想到华夏可不是那么好灭的,皇帝不守护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守护。
华夏不是统治者的华夏,是我们华夏人的华夏。>
<清朝的皇帝除了雍正是华夏的皇帝,其他的只是满洲的酋长。>
清朝 康熙三十八年
清朝的皇帝一言难尽……
不会当皇帝……
回去放马……
多余……
拖后腿……
脑残……
满洲的酋长……
康熙站在高台上,只觉得天幕划过的话语一字一句地狠狠地向他砸来。
他承受不住地晃了晃身子。
“皇上!”皇子王爷、文武百官们惊呼了一声,急忙冲上前围住了皇帝。
“太医!快叫太医!”人群中有人大声呼叫。
原本肃静的高台瞬间乱成一团。
人群的嘈杂声让康熙从刚刚的幻觉中回过神来,白着一张脸,对身边的人摆了摆手。
他身边的贴身太监们赶忙出列维护高台上的秩序。
很快高台恢复了原来的肃静,致使众人的眼神时不时地偷偷落在坐在高台中间的帝王的身上。
此时的康熙却没心思去计较他们无礼的举动,脑海里满是天幕上对他大清的怨言。
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等等。
他以为,以他在位的功绩,不敢说无人可比,至少也能说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大清也会是一个强盛的,无人可敌的王朝。
可显然,对天幕里的世界而言,自己只是一个多余的王朝里的一位多余的帝王。
他康熙不是华夏的帝王,只是他们满洲的帝王。
他大清的帝王们拖垮了华夏发展的步伐,导致曾经被称为天朝上国的华夏差点遭遇灭亡的危机。
可是,他们又有什么错?
难道他们不该防范、打压汉人吗?
他们满人入关至今多久了,他们汉人可有真正臣服于他们大清?谋逆之举可有停过?
比起他们满人的人数,汉人的人数占了大清人口的多少?!
他们不防着他们汉人,难道要等他们汉人积蓄力量推翻他们爱新觉罗氏吗?
清朝 清世宗雍正五年
雍正铁青着脸看着天幕,并没有因为天幕偶尔飘过的对自己的肯定而缓和。
洋?国外?
雍正一瞬间想到了京城内的那些所谓来传教的西洋人。
天幕指的未来会入侵大清的国家就是他们的母国吗?
那些西洋人带来的小玩意儿的确是新奇少见,但是靠那些什么怀表、眼镜、西洋钟、西洋镜之类的小东西就能强大他们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转瞬又想到了西洋的火器。
心里不由产生了疑虑。
西洋进贡的火器是他们国家最厉害的火器了吗?
如若他们还能造出杀伤力更大的火器呢?
他们口口声声称大清为天朝上国,敬仰大清,他们来大清真的只是因为仰慕华夏文明?
没有其他的目的?
雍正想着扫视了在场的西洋人一眼,这一眼却让他发现了不同。
那些西洋人虽然也同样仰着头望着天上,但是眼神却是涣散、飘忽不定,时不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惊!老祖宗们看到我的历史直播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