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章 装怂包迷人眼,忆往昔暖心头(1/2)
“那是大哥我故意咬破了嘴皮。”丘朋兴将胳膊搭在小五肩上,附着他耳朵轻声说道,“你可别喜笑颜开,继续哭。”
小五傻愣了小半会,便将头埋到膝盖,肩膀轻微耸动了几下。
“孺子可教!”丘朋兴暗暗赞许了一句。
船缓缓开动了,待衡州远远被抛在身后,丘朋兴让小五扶着自己蹒跚着走到船艄。
外面寒风刺骨,一众船客尽数躲在船舱,船艄空荡荡。
“师父,那秃头本不是你对手,师父怎生让自己这般难堪?”小五扶丘朋兴半躺在正好避风的梢板下,不解地问他。
“不到自家地盘,不可叫我师父。你这顽童,忘性恁大!”
“好吧,小五知错了,丘大哥,你快说说为何扮作怂包吃那亏。”
“怂包?小五,你且记着,你若觉着他人笨时,多半是他人故意让你这么觉着的。”
“。。。。。。”
“出了那宋大哥宅子,我俩便被跟梢了。”
“是那宋大哥派的人?”
“非也,是他家的二郎。”
“那衡州刺史宋大人?”
“不是他是谁?酒席上故意泼小爷一身,然后用内力验证小爷是否为习武之人。”
“丘大哥,小五居然没半点察觉,回去你责罚我练一个时辰的梅花桩吧。”
“梅花桩跟小爷说的有甚关系,小爷是告诫你行走江湖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知道了。。。。。。”小五无奈地瘪了瘪嘴。
“那刀疤秃头汉只不过是块试金石罢了。小爷最担心那厮拿拳脚招呼你,若是小爷按捺不住,露了身手,藏匿在不远处的李指挥可瞧地一清二楚。”
“师父,不丘大哥,小五啥时候才能有这般本事?”小五不禁有些着急。
“悟,慢慢悟。你的路还长。。。。。。”
望着有些稚嫩的小五,丘朋兴的思绪,就如天上快速游走的云朵,飘向了远方。。。。。。
丘风扬,那位仙风道骨,怀瑾握瑜,乐善好义的“丘道仙”,对丘朋兴是亦师亦父的存在。
丘风扬本是邵州人,其父是雪峰山脚下一不知名村落的草医,有些祖传的手艺,擅长治疗伤寒燥热等病症。
丘风扬从小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药,父亲出诊给人看病的时候便在一旁打下手。
不到十岁,认识的草药比先生教的字还多。
丘风扬有颗不安稳的心,总幻想着骑马仗剑看尽外面的世界。
山坳的村里但凡有人从外地回来或者路过,总要拉着人家问长问短。
十六岁那年,丘风扬父亲在攀上陡崖去摘一株虎耳草时,脚下石头一松,整个人像一片落叶般砸向地面,当场就不行了。
目睹一切的丘风扬大哭一场,直到泪干嗓哑,才深一脚浅一脚地将父亲背回了家。
丘风扬年幼丧母,是父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
父亲走了,他也没甚牵挂。
葬了父亲,背上行囊,丘风扬开始了漂泊的人生。
一路风餐露宿,晓看天色暮看云,夜听豺狼虎豹声,饿了摘野果,渴了饮清泉。
在攀越衡山时救了一中暑的小道士,将他背回天柱峰“临仙”道观。
那道观住持见他一尘不染,与人为善,动了心思,收了他为徒。
自此丘风扬拜了三清,顶道冠,披道袍,穿草鞋,赐道号“丘善”。
住持传其道义,授其武功,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十年如白驹过隙,丘风扬从一瘦弱少年长成劲骨丰肌的壮汉。
适逢靖康之变,二帝被金人掳走,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皆落入金人手中。
宋廷奇耻大辱,百姓流离失所,丘风扬如坐针毡。
他身怀绝技,胸有道义,不想这般闲云野鹤般过活。
于是辞了住持,一路向北,想投军营施展一番手脚。
未曾料想,半路遇到匪寇曹成一小头领率人拦路抢劫。
那小头领见丘风扬谈吐不凡,有些本领,起了爱才之心,骗他说自己是朝廷抗金的正军。
丘风扬哪懂这些,稀里糊涂就做了那小头领的偏将。
曹成有几万人马,表面接受了朝廷官封,实则乌合之众,动辄打家劫舍,令丘风扬不齿。
曹成人马挟兵自重,惯玩见风使舵喜做那墙头草。
宋廷忍无可忍,派岳飞亲率七千人马,欲拔除这痼疾。
战场上,但见岳家军凤翅兜鍪黄金锁子甲,军政严明,旌旗飘飘。
曹军人多势众,张开葫芦嘴,想将那岳家军来个关门打狗。
战事一触即发,曹军一触即溃,一溃千里。
丘朋兴逃到大鹏岭,脱去曹军将服,化作平民。
本想回天柱峰,然壮志未酬,心有不甘。
迤逦来到隶属京西南路的武当山,找了处道观落脚,一晃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武魂归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