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1章 朴县令知道姜三郎来了,心慌慌(1/2)
姜初珩昨天下午到贾家村,半天时间已经了解了贾家下人的情况。
贾家下人并不多:黑妈妈,东青,百合,杏儿,大壮跟大壮家的。
黑麻麻贴身伺候贾母,东青伺候贾富贵,百合是白淑宁的丫头,杏儿则是那位林小娘的丫头。
剩下大壮夫妻,一个看门,一个做饭,总共6个下人。
情况跟小九说得一致。
白夫子进白鹤书院任职后,小九才被书院“送”道白夫子身边,这才两三年的功夫,小九也没去过贾家几次。
去了每次也多在外院,所以小九只知道贾家有多少个下人,对贾家的下人的来历,性格并不了解。
昨晚姜初珩针对这方面搜集情报,不仅了解贾府下人的来历,还对他们的性格有了初步认知。
看门的大壮曾患过眼部疾病有弱视症,别人就是站在跟前他也看不清对方的容貌,但他听力非常好。
平常睡在大门旁的一间小房子里,大门处有丁点动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贾富贵时常大半夜回家,也不用吆喝叫人开门,小厮冬青随便喊一声“大壮”,大壮就立刻在里面回应,从被窝里爬起来开门。
而大壮的婆娘则听力很差,像个80岁的老太太,听说有一手的好厨艺但谁也没尝过......
夫妻俩一个看门一个管厨房,在贾府已生活多年。
说起来,这对夫妻一个“瞎”一个“聋”。
村里人都夸贾家心善,才留着这样两个身体有缺陷的仆人。
姜初珩听到这更坚信贾家还有别的黑料,因为正常人家为了体面也绝不会买这样两个仆人的......
剩下的仆人除黑麻麻都是最近几年买的。
小厮东青20出头。
听说刚买进来的时候很有朝气,如今不知是不是总跟着贾富贵去喝花酒的缘故,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气了,还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
这几个贾家下人一个看门,一个要出门买菜,还有一个跟着贾富贵出出进进,村民接触多一些,至于贾家内院的女人村里人几乎没接触过。
白淑宁极少出门,林小娘跟以前那个据说卷款潜逃的小妾更是从未出过门。
也就偶尔逢年过节贾母出去采买,身边带着黑麻麻,有时会带上百合跟杏儿这两个小丫头帮忙拿东西。
但贾母出乎的次数也极少,因此贾家村人对贾府内院的女人实在不了解。
姜初珩梳理一番后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据贾家村人的说法,贾家的下人全是买来的,没有从村里或者佃农那请过一位长工。
这很奇怪,因为许多地主或是小有田产的人家,一般都会请同村的村民做长工。
祖母之前住杏花村,便请了下面的一对佃农夫妻上门帮忙。
男人劈柴挑水,妇人帮忙洗衣,打扫卫生。
花最少的钱请帮手,而帮忙的人每天只需付出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既不耽误下地干活,又能多赚一分外快,双方都非常满意。
许多地主也会请长工,但贾家不是......
贾家人是不敢,还是不愿意?
这里面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外,她从胡爷爷那听到的“鬼故事”,细思让人极恐。
10年前正好是白淑宁嫁进贾家时,白淑宁嫁到了贾家,后山的哭声便停了。
如果贾富贵从最开始就是个变态,那么在白淑宁嫁进贾家前,是不是有一个人被贾富贵虐待?
那个人会是谁?
她已经给朴师兄写信,让朴师兄去查贾家一共买过多少下人了。
还有方小娘,贾家说对方偷家里钱跟野男人跑了,究竟是真跑了,还是......
她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猜想在脑袋里盘旋......
因此,她才想去贾家后山,最好是贾府里转转故意起了个大早。
只是没想到吴有财这个一根筋的忠仆实在太紧张她了,怎么也不让她进林子。
想了想姜初珩最终放弃自己去探查的意图。
那林子看起来太大,她一个人走半天也看不完,沉默片刻她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朴县令看着案桌上3位女医为两个嫌犯做的验伤报告,以及多年来贾母身边的黑麻麻买伤药的记录,他凝神思索着。
朴县令40来岁。
他出身微寒,20来岁才考中举人,中举后并未中进士。
因家里艰难他并没有再考,寻了个机会入仕,摸爬滚打几年后得了个9品主簿的官职。
十多年来在主簿的位置上勤勤恳恳,才终于在两年前升到了县令的职位。
朴县令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他才疏学浅,为人愚钝,既无后台,亦无人脉资源......
恐怕这辈子也就止步于8品县令的官职。
说不遗憾是假的,可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人意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宰相的科举逆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