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癞蛤蟆登场求饶(1/2)
积善堂为南艺都府最大的一个慈善机构。
南艺都府位于齐国南方,水运发达,这自然有好处,比如交通便利商业更为发达。
但也有坏处,譬如降雨多时容易引发洪灾,瘟疫。
朝廷虽会拨赈灾款,可那些钱哪里够的?
灾后重建,孤老幼儿的安置等等都需要钱。
这种时候往往需要民间的慈善机构站出来。
在南艺都府,这个慈善机构便是积善堂。
积善堂由南艺都府府衙,6个县衙,以及陈家合力建成。
如今积善堂已经在6个县分别建立了孤儿院,学堂,可义诊的药铺,还修建了4座桥,2条官路,此外更在南艺都府跟花橙县修建了2个码头。
这两个码头让南艺都府的经济飞速发展,也给这里的百姓提供了更多养家糊口的营生。
可以说南艺都府的男女老少都受过积善堂的恩惠。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明眼人都知道,南艺都府府衙跟6个县衙都有参与积善堂的建设,但出钱出力最多的还是陈家。
如果说陈家在朝为官的子弟,以及白鹤书院让陈氏一族声名远扬,积善堂则向世人展示了陈家人的美好品德!
可谓德才兼备!
因此,陈家发展不足百年便能拥有比肩几百年世家大族的声望。
如今积善堂若能得到价值万金的宝贝,自然就有更多钱为南艺都府的百姓造福。
南艺都府的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知府跟县令的功绩就越高。
而陈家更不用说,齐国的读书人谁不垂涎《逍遥传》的最后2册书?
若是操作得当不仅赚个盆满钵满,还能让陈家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总的来说,姜初珩把价值万金的2册古书赠予积善堂,就是卖陈家,卖知府跟6位县令,以及整个南艺都府的百姓一个人情。
其他人暂且不提,姜初珩只要眼前的陈院长,刘县令以及花橙县的人认下这个人情即可!
姜初珩眨眨眼,瞬间红了眼眶。
“刘大人,陈院长,我姜家孤儿寡母,势单力薄,这2册书为大姐带来了塌天祸事,祖母也气得病倒......
“姜家险些家破人亡......这书我们不要也罢......
“若是能还大姐一个清白,还我们姜家一个安稳日子......这2卷书便无偿赠于积善堂。”
姜初珩只字不提李家,簌簌落泪。
林氏也早从后院出来,跟姜初蕊一起母女二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整个厅上弥漫着一股“弱小,无助,可怜”的氛围,简直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此时此刻,聚集在姜家门口的人更多了!
女人跟孩子的眼泪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同情,何况还有巨大的利益!
所以,很快一位妇人高声开口:“当时姜大姑娘落水我跟我儿就在桥上,我儿说要是那姑娘会水便不用管了,不能坏了人家姑娘的名节;要是不会水大声呼救让我再下去救人不迟!
“姜大姑娘明显会泅水——李六郎也忒心急了些,现在想来实在......”
“是啊!咱们花橙县的姑娘没几个不会水的,就是落了水街上那么多妇人也轮不到这李六郎去救啊——”
“就是这个理!再不济花橙河两边还有那么多救人的麻绳,小船,怎么李家六郎如此冲动......”
“怕是李家早就知道姜家有......重宝吧......”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很快呼吁彻查姜大姑娘意外落水一事的声音就传开了。
呼声一声高过一声,久久不停。
听着像是花橙县的人来了个大半。
没涉及到自身利益之前,姜家的事大家只当看客,一旦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大家就要求“彻查”了。
姜初珩心里好笑,不管在什么地方,利益总是最打动人心的。
百姓已经被她拉拢,如今只看上座的那两位了。
上方的陈院长面沉如水,身为白鹤出院的院长能做到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姜初珩注意到陈院长身后的2位少年。
其中一位十五六岁,面容稚嫩,少年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着几丝愤慨。
另一位看着介于少年跟青年之间,一身玄衣,身姿高大挺拔,五官棱角分明是个难得的美男子。
只是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一双眼睛幽深如古井。
玄衣男子还十分敏锐,姜初珩打量的时候被抓住了视线。
姜初珩暗自心惊,镇定地移开了目光。
至于刘县令,这位县令老爷的眼睛亮得跟日光灯一样。
见姜初珩的目光望向他,他作出难为情的模样看向陈院长,正要说点什么......
此时,李县丞一家终于姗姗来迟。
李县丞约40岁,身材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宰相的科举逆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