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再读泰坦尼克号(1/2)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在1997年上映后不久,我就观看了,并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打动,且留下很深地印象,具体是什么打动了我,是里面的爱情故事,还是沉船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我已说不清。
20年后我又在电视上搜到了这部电影,观后感和前次看后没啥区别。
直到今天我无意间读到一本叫"泰坦尼克"百年情场下的历史真相″,我才对″泰坦尼克号″有了进一步理解。
在1912年4月14日至15日夜晚,泰坦尼克号发生沉船悲剧,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这是一个有关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成就多高的故事,一个有关有如此智慧的人类在面对简单而不可测的自然力量时又是如何轻易失败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极度危机。一些人平静地接受死亡的到来,并且退避一边以便为他人让出生存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则拼命挣扎来获取生存机会。在这个故事中,人们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受到了考验,他们被迫做出无法做出的抉择。尤其是许多女人,她们要在两种亲情中作出艰难的抉择:是要留在甲板上与丈夫同生共死,还是要登上救生船和儿女们继续生存。所有这些发生在北大西洋一个漆黑的夜晚:甲板已经倾斜,船体已经下沉,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混乱和恐惧,泰坦尼克号逐渐走向终点。
总之,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一直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从内心深处提醒我们,人类不是无所不能的。当人们骄傲自满,认为自身是宇宙主宰时,泰坦尼克号的记忆将人们唤回现实。"泰坦尼克号″这个词语代表了两"最":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豪华的邮轮。然而它却在当冰山经过,船上大部分人都没能感觉到的轻轻撞击之后,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沉入海底。
这都不是我所关注的,我关注的是几万吨的豪华邮轮在2个半小时沉船的原因。
原因之一设计时没把安全放第一位,船上领导过于自信并存有侥幸心理。
1912年4月10日上午,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白星航运公司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驶离港口,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程。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从船头到船尾长约269米,从龙骨到4根烟囱的顶部有10层楼高,吨位更是超过了45000吨,有关它的一切都是规模巨大的:能让每根烟囱排气的发动机,还有可以供给29个锅的双层矿车。它的船舵比一个板球场还长,每个船锚都重达15吨。
然而,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个庞然大物。同白星航运的德国对手汉堡——美洲公司和北美意志——劳埃德公司正在建造的那些笨重的大船不同,泰坦尼克号是一艘优雅的船——线条干净,比例恰当。当然,一旦它那每个都有4层楼高的巨型引擎开始发动,3个巨型推进器开始搅动时,这艘船的55000匹马力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泰坦尼克号设计时出现隐患,那看似完美的独一无二的设计让建造者对他们的作品感到骄傲自豪,整个海事工程界都为之惊叹:"几乎不可能沉没的船″。《造船专家》称道它看上去简直是个万全的系统。白星航运的对手冠达航运在建造他们的两艘旗舰路西塔尼亚号时,使用了双层船体的设计,而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过于自信,并没有将其釆用在泰坦尼克号的设计中。对此,白星航运公司乐不可支,因为这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而且,在白星航运提议把原计划中的48艘救生船减少到20艘时,造船厂也没怎么反对。这样一来,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同时还可以减少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杂物。也就是说,这艘大船可以容纳3300人,但它携带的救生船却只有这个数量的1/3。这艘船的所有者和建造者都觉得,白星航运的钱应该花在确保"泰坦尼克号是海洋中最豪华的轮船″这一美名上。他们花2个小时讨论头等舱的地毯,而救生船只用了15分钟。
小插曲以示警告,正当泰坦尼克号的巨型引擎隆隆响起,船尾的3个巨型推进器开始转动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它警告着人们,即便是最周密的计划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事件。泰坦尼克号停泊处的正对面是海洋号,外侧则是纽约号。这两艘船都是较小型的客轮。拖船帮泰坦尼克号缓缓挪出港口时,这艘巨轮把大量海水排到了纽约号船下,水位上升,弄松了系在码头上的锚绳。而当泰坦尼克号驶过纽约号时,附近的水又急剧减少,让那些绳子一下子紧了起来。不堪拉扯的锚绳一个接一个地绷断,发出枪声一样的响动。纽约号的船尾开始朝泰坦尼克号摆去,眼看就要相撞。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拖船伏尔甘号设法用一根绳子套住纽约号,用尽全力拉住了它,直到泰坦尼克号从边上滑过。两船最近的时候,之间只有1米左右的距离。泰坦尼克号船长爱德华.史密斯之后还炫耀他的航海经验和高超技术,下令发动引擎"全速后退"把纽约号冲回了原地。没人认为这是警告更是一次侥幸逃脱!
乘客和船员认为船上的道路布局太复杂,容易迷路。这艘大船就像一个由走廊和楼梯间组成的大迷宫一样。 很多时候,船员们也是一样地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路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