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当铺(1/2)
李道接过资料,一边翻看一边回答道
宣义坊,宅一座,两进,房6间,占地7分,售价800贯
升平坊,宅一座,两进,房7间,占地8分,售价750贯
.....
.....
.....
永安坊,宅一座,三进,房十二间,占地一亩五分,售价2800贯
安邑坊,宅一座,三进,房十三间,占地一亩七分,收价3500贯
等看完这些,李道缓缓的将资料放下。
“这两座三进的宅院,能否带我过去看看?”
“公子好眼力,这可是我们这里最好的两处宅院了,我跟掌柜的说一声,咱们马上就可以过去,您稍等”
伙计满眼放光,欣喜若狂,三进的宅院,最便宜那座都要2000贯,这笔买卖要是谈成了,肯定能得不少的赏钱,光想想就开心
没过多久,伙计便从里面出来了,带着李道往宅院的方向去了
唐长安城,以隋大兴城为基础,是按照中国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市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有2市108坊,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
唐代的长安为了便于管理,实行的是坊市制度。所谓“坊”,是指唐朝的官府把长安城的居民居住的地方划分成多个独立且封闭的居住区,然后官府进行封闭式的区域性管理,这些独立的居民区就是坊,可以理解成现代中国城市里的小区,只是唐朝长安城“坊”的面积肯定要大一些。市,顾名思义就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还包括各种其他商业活动的固定场所,在唐朝除了商品交易之外,还有很多商业活动。例如卖酒的酒肆、卖茶的茶肆等等,像酒肆、茶肆两个地方都不是单纯的买卖商品,还包括提供场地给客人进行饮酒喝茶所用,就如同现在专门喝酒的清吧、喝茶的茶馆,因此这些商业活动的场所也是在“市”里开设。
唐朝长安城里面只有“东市”和“西市”,在“市”的周围与“坊”一样建设有围墙和市门,从而形成独立的商业空间,并且在“市”中经商之人都要按照朝廷规定来进行商业活动。
先去的是安邑坊那个最大的三进宅院
整座宅院坐北朝南,从外面看就显得很是霸气,虽然李道从小也是农村长大的,对四合院什么的一点也不陌生,但是当他看到这座宅院的时候还是不免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好家伙,我们村首富的院子也不过如此吧”
当然了,建筑什么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他们村相对还是比较富裕的,基本都住上了水泥现浇房,而眼前的这座气势宏伟的地主大院则都是典型的唐代木结构房子,这要是能流传到后世,那妥妥的是国宝啊。
一进宅院的左手边便是一间门房,只有一个看门的老仆守在这里,看到李道一行人也不闻不问,将院门打开便不再管了,可见这个伙计应该是这里的常客了
这座宅子原本是一个姓柳的商人的,据说老家出事了,便着急忙慌的回去了,只留下这看门的老李头在这里守着,只等着宅子卖了钱然后带着钱回主家去了
伙计见怪不怪的对李道解释道
李道也不以为意的随处打量着
三进院子,就是除了院门之外还有两道院门,共有三个院子
前院便是大门口的一个小院子,除了门房外还有一排供下人居住的倒座房,也就是俗称的南房
中间便是主院,主房便在这里,院子东边有三间房子,分别是柴房、灶房和杂物房,西边也有三件房子,是客房,或者是子女住房,正对着二进院门是三间正方,为会客厅和主卧房
三进院子则是一排下人居住的房子
主院院子很大,差不多有个篮球场那么大,会客厅前方左右分别栽着一棵桃树
李道看完没有说什么,直接让牙行的伙计带着他去了永安坊那处宅子
永安坊的这个宅院只有房子十二间,宅院也小了一些,整体格局都相差不大。
看完这两处宅子一行人回到牙行,开始了讨价还价。
由于原房主等着用钱,被方二狠狠的杀了一刀。最终李道以三千贯买下了第一处,也就是常乐坊的那个三进的院子。
一个原因是这处宅子是够大,毕竟李道还有上万件货物要存放。
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则是这里靠近春明门和延兴门,出了这俩门也就出了长安,而且安邑坊的北边就是长安的东市,妥妥的商圈啊。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安邑坊位于长安的东边偏北的位置,北边就是道政坊,距离权贵们居住的道政坊跟平康坊都很近。
交付了90贯订金,谈好牙行安排人跟牛车一会跟着李道去取剩下房款。
李二坐着牙行准备的牛车在伙计的指路下到了东市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典当行,伙计们很纳闷,不是去取钱么,来典当行做什么,但是他们也没有多问。
李道信步走了进去,店掌柜见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盛世草根逆袭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