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七章 给的太多了(1/2)
轧钢厂,二车间。
秦铁根在东来顺吃完也就抹着嘴回到厂里了。
答应何保国的,秦铁根会尽力而为。
当回到车间,秦铁根也就准备工作。
这时,几个工人坐在一旁聊着,都是这车间的老师傅了,其中就有易中海。
几个人在聊着贾东旭。
老易在为贾东旭找对象的事操心。
“东旭就是死心眼,说什么要找个漂亮的。”老易满脸的无奈。
秦铁根在一旁听着,要不是答应了帮何保国,或许会把秦淮茹介绍给贾东旭。
虽然秦家沟还有别的姑娘,但秦铁根暂时也不想多事,对他来说,何保国的事要紧,毕竟何保国出手阔绰。
介绍秦淮茹给贾东旭,就是成了,他又能有什么好处?
至于和老易的关系铁,贾东旭也只是老易的徒弟而已。
况且,贾东旭眼光还高,找对象要漂亮的,并且不太瞧得农村姑娘。
于是,心中琢磨了下,秦铁根也就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易和几个工友谈着,他这也就听听。
关于何保国请秦铁根去东来顺的事,老易等人也不知道,而秦铁根当然不会说。
……
下午,鸿宾楼。
何保国做着一道特色菜,就见他做菜犹如行云流水,而菜一出锅则色香味俱全,几乎无可挑剔。
做好了一道菜,何保国也就去休息了,端起茶缸。
喝口茶,何保国在想着截胡秦淮茹的事。
虽然说动了秦铁根帮忙。
但也不能完全指望秦铁根,还是要多做点准备。
请秦铁根去东来顺吃了一顿,又承诺给10元,秦铁根肯定会心。
而50元的彩礼,不相信秦淮茹的父母不动心。
感觉是稳了。
原剧中30岁的秦淮茹,生了仨孩子,都还有不小的魅力。
还是大姑娘的年轻秦淮茹,肯定更亮眼。
转眼,一些日子也就过去了。
这天,何保国的随身空间中又产生了3张卡。
52年第一次产生卡片,当3张卡一出现,相关信息也就被何保国的意识读取。
都是复制卡。
分别是复制15尺布,复制20斤橘子和复制8斤棒子面。
这年代的布料少,一般也就粗棉布和麻布,像化纤什么的就别想了,国内好像70年代才开始生产,被称为的确良,穿也就感叹的确凉快,但价格也不便宜,记忆中10元扯一条裤子吧,而那时的10元能买几十斤麦子。
如今,市面的布料少,价格也不便宜。
凭着空间中的1张复制卡,何保国可以复制15尺粗棉布。
20斤橘子也不错。
水果如今可是紧俏货,太多人一年到头都吃不。
至于几斤棒子面,这就可有可无了。
要知道,这年代的棒子面和几十年后完全不同。
棒子面也就是玉米面,这年代的棒子面杂质多,也就很难吃,还拉嗓子,且没什么营养,但却是很多人的主食。
而在农村,棒子面都是好东西了,至少比高粱面要好一个档次。
高粱面蒸个窝头是乌漆嘛黑的,相比之下,棒子面窝头就要好不少。
何保国这次最满意的是能复制15尺粗棉布。
能复制这么多布,再买一些,结婚时可以穿身新衣服了。
他甚至都想好了结婚时穿什么衣服,就中山装了,也显得成熟稳重。
……
昌平秦家沟。
秦铁根请了假回到老家来。
村里的人看到秦铁根也是意外,不过,都是热情的打招呼。
而村里一些没出嫁的姑娘更是热情,有喊叔的,有喊伯,甚至还有辈分小的喊他爷。
整个村里至少三分之一都姓秦,而不少人和秦铁根都是亲戚。
秦淮茹家和秦铁根也是亲戚。
秦父是秦铁根的表兄,大名秦顺才。
秦顺才和他媳妇都在田地忙着,家里也就一个耳背的老太太,还有大丫秦淮茹,狗蛋秦大宝和二狗子秦二宝。
没错,秦淮茹有两个弟弟,秦大宝如今10岁,二宝4岁。
秦淮茹在家帮着带弟弟。
10岁的秦大宝不需要操心,像个泥猴子一样在外野着,二宝就需要人看着了。
带带弟弟的秦淮茹看到秦铁根,也是眼中一亮。
秦淮茹快18岁了,她想嫁到四九城去,最好能嫁给工人。
而秦铁根就是四九城的工人,听说还是大厂的,厂里的青年肯定不少,秦淮茹也就盼着能给她介绍一个。
“大丫啊!你爸妈不在家?”秦铁根神色有点不自然,但都答应何保国了,也来秦淮茹家了,硬着头皮也只能继续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老何的峥嵘岁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