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机降和驻训(1/2)
在我的脚踝消肿之后,我又参加了一次机降。
所谓机降就是直升机低空悬停,然后挂一根绳子,飞机上的士兵顺着绳子滑下去,然后完成相关部署或者任务。
这个训练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只要抓好,夹住,站稳就行了。
但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避开尾部螺旋桨,至于原因,那肯定是有人被卷过造成事故,所以不管直升机落不落地,都必须有避开尾部螺旋桨的动作。
机降是所有人都必须完成的训练,跳伞可能会有人因为着陆动作不规范,伞降教员不让你跳伞,但是机降是特战旅除了跳伞腿摔断的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必须完成的训练。
我们H连新兵原8班就有一个新兵因为跳伞的着陆动作不标准,被勒令不许跳伞。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拗过连长和营长的命令,全营,全连全员完成跳伞。
当然那个新兵的运气不错,只是脚被扭伤了,当然他跳伞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跳伞是有很多特情的,当然着陆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特战旅有句老话叫,新兵怕出舱,老兵怕着陆。
比如说,两人撞伞,降落伞打不开,热气流(降落伞不降反升)。。。这些都是特情。
着陆的话,就是人即将落地的时候,必须看着风向飘带,来判断风向,顺风或者逆风着陆,严禁侧风着陆,否则极大概率骨折。
当然,着陆也可能会出现极端的情况,比如说,
在你即将着陆的时候,突然一阵侧风,这时候就需要你强行着陆了,是否骨折就看你的骨头硬不硬了。
还有着陆时顺风或者逆风,那么落地后,必须赶紧起身把降落伞方向拉到侧风向,否则就会造成降落伞拖拽伞兵的情况出现。
你试想一下,降落伞都能托住你一个人的重量,加上有风,把一个人拖走还是很轻松的,我们连长就曾因为降落伞拖拽受伤过,当然是听老兵说的,我自己并没有见过。
但是着陆场确实有很多伞兵被降落伞拖出去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要知道西北戈壁滩上可是有很多骆驼刺的,那玩意还带毒,那酸爽简直不要不要的。
当然也有很多跳伞没有有效操控方向的,被挂在树上的,掉在水渠里的,倒霉的,水泥地着陆,极易骨折,更倒霉的就是挂电线的,就不过多叙述了。
曾听老兵讲过,一个倒霉的,掉到老百姓家里的猪圈里的,听说那味道极其酸爽。
当然,最多的就是扭伤脚的,从跳伞一开始,驻训地里到处都是一瘸一拐的。
当然着陆最倒霉的就是骨折了,每年跳伞都会有拄着双拐的,那肯定都是骨折的,最严重的是开放性骨折,就是那种骨头茬子都钻出来的那种。
我没见过,但是我班长说他见过,着陆场卫生队的担架直接抬上车。
因为第一次跳伞就扭伤脚了,所以后续跳伞就没参加。
我们在驻训地的时候,就已经有张班长带着我们训练我们H连的专业了。
所有新兵训练的都是一个技术性专业迫击炮,我们运气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连当时换装了新型迫击炮,极其轻便,而原来老兵的迫击炮就非常重了。
你想想扛着那么重的迫击炮跑武装五公里,还是有点痛苦的。
迫击炮有四名炮手组成,一到四炮手,一炮手平时就扛着炮管加脚架,由一根牛皮带捆着,还背着瞄准镜,负责瞄准和脚架上面的方向机,操控方向机和二炮手一起完成瞄准。
武装五公里就扛着炮管加脚架。
二炮手是负责架好脚架和上面的高低机,操控高低机配合一炮手完成瞄准。
武装五公里背一把95步枪和四个弹夹。
三炮手负责背负弹药,安装引信,投送弹药。
武装五公里因为平时没有弹药载具,一般都是背一把95步枪加四个弹夹。
四炮手背一个坐板和一把铁锹。
武装五公里就是背着坐板,当然不提铁锹。
其实整个新型迫击炮只有坐板是最重的,即使炮管加脚架都没一个坐板重,但是坐板有一个背负载具,跑起来更轻松,而炮管和脚架必须扛着,反而不方便。
我当时选择的是一炮手,所以每次训练的时候都会背着瞄准镜,扛着炮管加脚架,跑武装五公里的时候也一样。
下到班排之后我身上没有什么负担,可以更加专心训练,所以我的体能恢复的很快,因为地处高原,所以旅里面也不要求搞体能,尤其是五公里和十公里。
所以,在机场驻训地的时候,每天训练的就是专业训练,迫击炮反复的训练动作,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架炮并尽可能的首发命中。
要说训练中最累的必然非四炮手莫属,一直挖坑填坑,我们H连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指令下达,就是在钢板上也得挖好坐板坑。
所以训练中最累的就是四炮手,挖坐板坑的技巧性还是很强的,坑挖的好不好就决定了你的迫击炮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凌云落》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