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零一至第二百一十章(2/5)
好书推荐:
仔细分析和研究后说出这番话的而朱棣也认同他的这一看法他亲自带兵抵达娄桑准备动他的第一波进攻。
朱棣的进攻对象正是杨松驻守的雄县他还为自己的这次进攻选择了一个绝妙的时机——中秋之夜。中秋夺城夜朱棣选择中秋之夜开始进攻是经过充分考虑的士兵也是人即使打仗时也要过过节假日想想家里的爹娘和老婆孩子。可是对于雄县的那些士兵而言他们的思念将到此为止。朱棣的士兵们没有过中秋节他们趁着黑夜悄悄爬上了城头此时城内的士兵们个个喝得大醉没有任何防备突然见到这些不之客不由得大惊当然他们也绝对不会把这些人错认为嫦娥或是吴刚的。于是主帅杨松一面派人向潘忠求援一面组织士兵奋起反抗杨松知道己军势如犄角如若潘忠能及时来援必能击退敌军。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寡不敌众杨松本人及其所部全部战死他没有能够等到援军到来的那一刻。援军在哪里呢?援军的命运潘忠确实接到了杨松的求援他立刻意识到战斗已经开始境况紧急。如果杨松的雄县失守自己也要完蛋于是他亲自带骑兵奔袭雄县。加快度!杨松你一定要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他的度确实不慢很快就到达了一座名为月漾桥的石桥此时的潘忠自然没有心思去管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但如他原先来过这里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现桥底多了很多水草。就在潘忠和他的部队奔过桥后突然炮声四起桥底的水草不见了无数士兵冒了出来占据了大桥截断潘军后路而路边和前方也出现大量燕军向潘忠动猛烈进攻。潘忠进退不能被关起门来猛打不一刻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活捉。想来他被捉的时候应该还没有缓过劲来。朱棣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他看破了耿炳文的阵势明白其分军厉害之处就在于互相支持互为照应只要雄县出事潘忠必定来救并内外夹攻。但耿炳文没有想到朱棣动作如此之快用闪电战打了一个时间差解决杨松后居然还在援兵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一箭双雕实在是厉害之极。[2o4]朱棣旗开得胜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决战和考验还在后面不久之后他将面对耿炳文本人和他的三十万大军。那才是真正的考验。战机正当朱棣筹划下一步的攻势时一个人来到了他的军营这个人叫张保是耿炳文的部将。此人并非假投降他向朱棣提供了重要情报那就是明军目前处于分散状态三十万部队并未到齐现在只有十余万人分布在滹沱河南北两岸。如果能够分别击破将获大胜。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很高兴他们也认为趁对方兵力分散进行攻击能够获得胜利应立刻进兵。然而朱棣的反应却大出人们所料。他没有如张保所说去攻击分散的明军而是安排张保回营告诉耿炳文自己的大军已经逼近让耿炳文做好准备。这又是让人疑惑不解的一招莫非朱棣嫌敌人太少?没错他就是嫌敌人太少太分散他的真实计划是让耿炳文得到消息后合兵一处然后与自己决战!在他看来敌人分兵两处反而不容易打败自己有可能会腹背受敌还不如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收拾掉。从这个计划来看朱棣对自己的指挥能力有着极强的自信心在他看来耿炳文的军队并不可怕他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场面对面的决战!耿炳文的无奈耿炳文果然如朱棣所料将自己的部队合兵一处等待着朱棣的到快到退休的年龄还要打仗实在不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情。而当他得知自己精心布下的阵型被突破杨、潘二人如切菜一样被朱棣处理掉时也不禁为这个年仅四十岁的天才将领的军事能力而惊叹。他是见过世面的人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的身影陪伴了他很多年他们那势如破竹的攻势、鬼神莫测的判断能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时候自己只能在这些人的光芒之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这些人的去世他也曾自负的认为天下能打仗、会打仗的人不多了。但是现在他终于完全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一个很会打仗很难对付的敌人。他的专长并非进攻而朱棣的军队不断向他逼近他没有办法只能合兵等待着对方的进攻。这对于一个带领三十万军队的将领而言实在是一种耻辱。是死是活总要有个结果的朱棣你来吧![2o5]真定溃败朱棣在得知耿炳文合兵后立刻开始了攻击但他所谓的决战并不是带领全部兵力和对方拼命因为他清楚决战也是有很多方式的。耿炳文终于看见了朱棣的旗帜他等待着朱棣的到来。真定之战就此拉开序幕但在这场战役中北军没有指定做先锋的将领因为这个光荣的职位由朱棣自己兼任了当然也是不会有人跟他抢的。朱棣喜爱战争战火中出生的他似乎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他跨上马听着那熟悉的号角声和呐喊声挥舞马刀杀向敌阵时他似乎更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喊杀声是他的音乐铠甲是他的服装尸山血河是他的图画他属于这个地方。耿炳文等了很久他相信朱棣就在对面阵中的某个地方看着他可他等了很久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的那些事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