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流民(1/2)
“哎呀,你们不要说这些听不懂的话了,我们赏雪吧”
刘思嘉娇笑着说完,走到几株寒梅前,嗅了嗅转身说道:
“赵大哥不是会作诗吗,现在如此美景,又怎能无诗?!”
赵治回头看了一眼低头沉思的刘景玉,吟道:
“城边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刘思嘉赞道:
“好诗,好诗,竟如此应景,看来我二哥说的没错,想来赵公子平日里必定饱读诗书吧”
“这……,倒也没有,我平时不看书,只卖包子”
刘景玉疑道:
“卖包子?!赵兄没有开玩笑吧?”
“这有什么值得开玩笑的?!听过灌汤包吗,就是我在卖”
“这,赵兄如此学识,何必做商贾之事?!以后可有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的想法?赵兄若来宁国,我愿竭力举荐!”
赵治听完,心中生出一丝鄙夷的情绪。
四大家族,哪个不是做生意的?
“打算有不少,不过有些太遥远了。眼下倒是有一个,就是卖更多的包子~”
“赵兄为何沉迷于银钱,而不为天下苍生着想?!”
“这……”
“咱俩还是小屁孩呢,考虑什么天下苍生!”,他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解释为好,否则聊到天黑也可能聊不明白。
刘景玉却并不想放过他,走过来说道:
“赵兄所作‘凌寒独自开’时可曾想过,这梅花能凌寒而开,穷苦老百姓却不能。远且不说,单说这河北20里内,村村之饥民皆有半数之多。他们缺衣少食,想来此刻定然腹中空空、老少妇孺也必定蜷缩于火堆旁忍饥挨饿!”
他吃了一惊,问道:“当真如此?!”
刘景玉凌然道:
“我何必以谎言诓骗赵兄,实乃半个月前亲历所见。武国赋税本就繁重,他们又处两国交界,武国朝廷担心粮食流入宁国,对边境之地的赋税更是加倍沉重。赵兄且向北看去,这大河岸边可曾有半亩良田?”
大河岸边灌溉方便,土地却无人耕种,初次发现这种情况,他十分不解,后来便熟视无睹了,若无今日刘景玉的说明,他恐怕还要迷糊很久。
他抱拳道:
“刘老弟、思嘉妹子,先就此别过,改日再聊!”
刘思嘉一时没反应过来,气道:
“这人怎么这样,说走就走!”
“思嘉,说话尊重点!”
“我说的是事实嘛。算了,我们也回去吧,太冷了”
兄妹两人乘兴而来,此时回去也不算败兴。
快到城门口时,刘景玉突然问道:
“思嘉,你觉得赵兄如何?”
“诗才绝顶、神神叨叨、莫名其妙”
“诗乃小道,你还小,不懂我们说的道理。你觉得人怎样?”
“人嘛,勉强看的入眼,跟二哥你有的一比。二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来之前,司徒家老爷子去找过爹……,我也觉得司徒轩配不上你,但爹似乎并不这么想……”
“哼……,没门!”
……
辞别二人,赵治一路低头沉思,踩着泥雪走进卫家庄,见卫冉在门口耍棍,上前问道:
“卫大哥今日休息?”
卫冉收棍,笑道:
“是的,大河封冻,恐怕要等来年化冻后再去了”
“原来如此。卫大哥,我有件事情想请教下,不知方不方便”
“说吧,咱们之间不必客气”
“请到这边来,我们坐下说”
赵治带着他进了正屋厅里坐下,问道:
“卫大哥,听说附近村庄有食不果腹的人家,情况是否属实?”
卫冉疑问道:
“河南岸较少,北岸的村庄里确有不少人家如此,赵老弟问此事做什么?”
“就是想买点粮食送给他们,好撑过这个冬天”
卫冉起身,看着他欲言又止,满堂踱起步来。
“赵老弟有此仁心,足可见是个仁商,但我要劝你不必管这些”
“为何?”
“以我的了解,他们一天还是能吃上一顿半顿的,冷则有火烤,困则有床睡,贫不至死。以我推测,再过两三日天气会更冷。冰层冻实后,便会有流民跨河而来。金城乃富庶之地,来此的流民必定会很多,到那时,若赵老弟愿意,在城外搭几座善棚施粥,才是大功德。流民是真正的将死之人,但倘若有一件棉衣在身,一天两碗热粥下肚便可活”
赵治心中骇然,问道:
“卫大哥怎知会有流民?!”
“听行商讲,年初北方多地干旱,持续数月。秋季,匈奴人寇边,武国朝廷必定大举征粮。往年这个时节,尚有不少流民过河南下沿路乞讨,何况今年!”
他站起来拍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勘乱之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