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0章 下定决心的朱棣(1/2)
上回书说道朱棣回到北平后病危,三子代他前去祭祖。
这边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书齐泰立即劝建文帝将此三人扣为人质。而黄子澄则表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将这三人送还燕王。
两人都是朱元璋为其选的得力干将,朱允炆这时没了主意。
到祭祖那日,朱允炆见到了桑哥,如今自己也不过二十好几,自从继任以来如同老了十岁,而桑哥依旧和他小时候所见别无二致。
“桑师傅,你怎么想呢?”
桑哥自然是不乐意看到朱允炆再执迷不悟,湘王自焚一事后,朱允炆在民间的口碑本就不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他不想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需要引导朱允炆自己想出他希望的结果。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怎么想。”
随即桑哥向陵墓方向拜了三拜,继续道:“明太祖怎么想。”
看着朱允炆此刻的表情中,桑哥满足了,他知道朱允炆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善良的决定。
最终朱棣三子毫发无伤地回了北平。
从帝王的角度看,这是一招臭棋,朱棣三子在南京城不但可以作为人质束缚朱棣的行动,同时他们三人也富有大才,如今放虎归山,朱棣方自是如虎添翼。
但从朱允炆个人的角度看,他并不后悔,这是他登帝后展现出的些许善意,这时候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不谙世事的自己。
二十二岁登上帝位,听从朝中能臣意见削藩。把叔叔伯伯踩在脚下,如今我站在中国的顶端,极目眺望皆是臣服之人。
他开始佩服起爷爷朱元璋,这偌大的天地间,爷爷竟然能做到享受这份孤独三十年有余。
而我朱允炆也将效法爷爷,做这天地的主宰。
但朱允炆错了,这天地从不属于某个人,也不会甘愿臣服于谁。手握重权的确可以站在金字塔顶端,但你若无胆色与能耐驱动它,那失之也是必然。
而在三个儿子远离自己的时光里,朱棣也明白了,该来的迟早都会来,躲是躲不过了。
即便这次侥幸朱允炆放过了自己,但他不会永远放过自己。
他朱棣是藩王,这就注定他与朱允炆的矛盾即便可以推迟发生,但不可避免。
现下的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这条路不是天子之路,就是死路!
而三个儿子平安回来之后,朱允炆那边已经没有朱棣的软肋了。
天子之路,拼一拼吧!
但造反不是一时起意就说反就能反的,朱棣需要时间,士兵们的吃穿用度的制造都需要时间。为了争取时间,朱棣从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们身上找到了灵感——装疯。
但他没有我们前面说到的袁凯那么疯,还没到吃狗屎的程度。当然袁凯先生事后解释过狗屎是他特制的,并非真狗屎。
同年六月,建文帝派出张昺、谢贵前去燕王府表面上说是关怀燕王,实则是想打探朱棣是真疯还是装疯。
六月的北平本就酷暑难耐,张昺、谢贵到访时,朱棣竟然披着棉被待在火炉子旁烤火,甚至还不忘加上几句“冻死我了”。
张昺、谢贵也是老实人,容易被忽悠,见到这情景,他们马上就达成了共识,燕王朱棣真的疯了,随即上奏给建文帝。
但好巧不巧,朱棣手下有一名叫邓庸的将领数月前被建文帝扣住,经过长期的严刑拷打,他最终泄露了朱棣准备谋反的消息。
得此消息,建文帝一反当初的优柔寡断立马下了三道命令:
一、立刻安排使臣前往北平;
二、授意张昺、谢贵立刻采取行动监视燕王及其亲属,必要时可直接采取行动;
三、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立刻逮捕朱棣。
建文帝还天真地以为自己的这位叔叔和其他的叔叔一样软弱不堪,想利用这三位将领,秘密除掉朱棣。
但建文帝此举出师不利,张信与燕王的关系不错,得到朝廷诏令,当下左右为难,实在拿不定主意,《明史》记载:(张)信忧惧不知所为。母怪问之,信以告。母大惊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气在燕,汝无妄举,灭家族。”(张信)密以情输成祖。
于是在张母的指导下,张信选择了站在燕王这边。
此刻他正敲着燕王府的大门,却被告知燕王不见外客。
张信都走到燕王府门前了,自然没有回去的道理,来都来了,一定要进去!
这时正准备出门去拜访道衍师傅的三保知晓了这事,他当下立马选择了从王府后门出去向师傅所在的庆寿寺跑去。
正当他气喘吁吁地到达庆寿寺时,发现师傅已经打扮整齐正准备出门,手上拿着一个小包裹。
三保马上将燕王府的情况告知给了道衍师傅,没想到道衍师傅此刻一副了然的模样,说道他正欲去燕王府,同时让三保在前方引路带他从后门进去,避免和张大人正面接触。
待道衍和尚到达燕王府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唯见桑吴天际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