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8章 桑吴向海(1/2)
上回书说到吴姐扮成吴老爷的模样和小六一起参加了院试,结果也很让人满意,两人都过了,至此吴家多了两名秀才。而这两位秀才还不一样,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只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同时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吴老爷得了秀才的称号,而米欢少爷不仅得了秀才的称号,还得以继续参加乡试。
这时候桑哥已经把江南大大小小医馆的工都打了一个遍,深感自己的医术精进了许多。吴家如今有两个秀才傍身,在这个新朝代明朝的威望也慢慢开始建立。
桑哥和吴姐商量一起去四处游历,让他可以多涉略不同地区的治病方式,吴姐见如今家里情况稳定,父亲也因为小六的陪伴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她总算可以放心地离开了,前文提到吴老爷在给他们算生辰八字的时候,就知道总有这么一天,所以当吴姐提出要和桑哥出去游历的时候,他并不感到惊讶。而是将自己一早准备好的出行的物件交付给他们,并嘱咐他们万事小心。
临走前的晚上,桑哥用自己的治愈法力给吴老爷全身上下治疗了一番,原先吴老爷不愿意麻烦他们,年龄增长带来的骨质疏松膝盖磨损导致自己走路的时候时常力不从心,如今被这么一治感觉身体好了很多,呼吸也更顺畅了。他知道桑哥心系苍生的情感,也被这仙法的奇妙所震撼。他不忘提醒桑哥:出门在外,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桑哥知道他怕这能力给自己招致祸患,感恩岳父的教诲也铭记于心。这夜小六的床头多了一本五禽戏绘本。
于是第二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吴姐、桑哥话别了吴老爷、小六开启了游历四方的生活。
出了繁华的市中心,吴姐才感到真正离开了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过如今耕地的农民脸上都流露出了真心的笑,一路走来,他们的歌唱声也十分动人。
明朝皇帝好,三年税免了。
开垦荒地好,开完归我了。
种田好,种地好。
如今老了享福了。
桑哥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洪武三年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便规定凡是开垦荒地的,就免除三年租税,同时他还下令,谁开了荒地,这荒地就归谁。就算原先主人找来,有我朱元璋为你们撑腰。桑哥还听说犯罪的人,只要罪孽不是很深,都被发配到种地了。
桑哥感到如沐春风,如今老百姓的好日子来了。吴姐却皱起了眉头,虽然如今农民的生活好过了许多,但从商是越发艰难了,而她的叔叔伯伯婶婶阿姨大多是从商的。
洪武三年,明太祖下诏“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四年,明太祖下达“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阿桑哥哥,我们去海边好吗?”本来出来以后要去哪还没有目标,吴姐想到这几年明太祖的“海禁”政策,她想看看如今海边的人是如何生活下去的。同时虽然她有水上经验,但从未看过大海。大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好啊。”桑哥也想去海边走走,如今他所见的药材都是内地采摘所得,极少数来自海边的,他很想见见海边的药材,或者自己去开发一些。
“那可是蛮荒之地哦。”路过的农民听见他们的谈话冲他们提醒道。
吴姐心觉奇怪,来人面部黝黑,很明显是长期劳作的人,但其行为举止却俨然一副大家形象,后来与这位闲聊才知道他原是在沿海做官,但之后被抓入狱,为抵罪才在此处插秧,耕地。
“不怕,古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桑哥说着。
搭话的官员大笑,也接茬道:“确实是十分美丽,但你们也要小心海盗哦。”
吴姐心想我们只见过河盗,还没见过海盗,眼神随即亮了起来。她眨着星星眼看向桑哥。桑哥宠溺地回看她,说:“那事不宜迟,我们就先出发了。”
在和官员告别后,吴姐和桑哥便向东边走去。
“海到底长什么样呢?阿桑哥哥。”吴姐好奇地问。
桑哥也不知道,但依旧认真的回答吴姐的问题:“那的水一定很多、很广,通过海你可以看到两个天。”说罢开始诵读之前学过的诗句里有关海的部分。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吴姐深感古诗中的气势磅礴的海,心里更是十分激动,渴望马上就到海边。但是正如之前的那位官员所说:海边乃是蛮荒之地。
越往海边走,越少有人开辟的道路,他们很多次都在树林里胡乱走一通才走出去。植物倒是越发奇特,桑哥也注意到虽然当时已经七月份,但越靠近海边,温度越发凉爽,同时昼夜温差也小了许多。
这段日子,桑哥和吴姐如此这般亲近大自然,桑哥也从中掌握了一套更适合自己的呼吸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唯见桑吴天际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