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三章 第一次科尔沁蒙古战役(四)(1/2)
大明天启六年七月,努尔哈赤得了背疮。
这是长期南征北战,外加年老体衰导致的,和李世民晚年的病痛一样,努尔哈赤此时也是痛不欲生。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谁也不例外。
自古英雄怕迟暮,不许人间见白头。
然而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糟糕的消息正在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现在满清的粮食即将耗尽,但是毛文龙就趁着这个时间倾巢而出,疯狂的在满清大本营搞破坏。
再这么让毛文龙搞下去,明年就得爆发大饥荒。
饿死了包衣奴才,努尔哈赤是不担心的。
但是饿死了八旗兵或者八旗兵的战马,努尔哈赤就要裂开了。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在辽东搞有计划的屠杀?
无他,就是粮食不足。
满清的优势就建立在可以组建大规模的机动兵团,从而实现局部战场对明军的数量优势。
要是没了数量优势,满清实际上只能和辽镇打打狗斗,小规模战斗还打不过辽镇,就只能走向慢性死亡了。
但是想建立数量优势,就必须要有马,马都饿死了,满清也就机动不起来了。
为什么历史上的皇太极掳掠了数百万汉人,朝鲜人,蒙古人去辽东,但是在入关的时候最终只剩下二十万人?
这么多人,除了被杀,恐怕更多也是被饿死了。而优先被饿死的,正是为满清八旗集团种粮食的人。
用人粮养马,正是满清八旗集团的基本生存之道。
所以他们人丁不旺,却从来不缺马。这不仅是草原平原的天然地利,也是他们的人为操控模式。
因为只要有马,就有了一切战术优势,可以尽情的到处杀掠。
明末的生存环境,也就是如此。
所以努尔哈赤必须出兵,和毛文龙决一死战,不能让毛文龙继续这么破坏下去。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蒙古大汗林丹汗,联合了大明的天策上将李世民一起领兵出击科尔沁蒙古的消息传来,努尔哈赤就气的想要吐血。
计毒,莫过于绝粮。
眼下努尔哈赤空有大军,却没有粮草,面临和当年渭水之盟的李世民一样的憋屈情况。
当年的李世民手上要是有粮食,突厥可汗就得提前三年来给李世民跳舞了。
李世民种地种了三年,才攒够了出击的粮食,这才能报仇雪恨。
所以努尔哈赤也得算着粮食出兵,不考虑后勤就只能莽夫流打法,这是什么赵括行为?
白起一战封神,就有赖于赵括的无脑战术。
只能说赵括还是缺乏经验,而且一出门就碰到了满级神装的白起,直接被吊打。
努尔哈赤,还是有经验的,把他当成赵括这样的莽夫,就太看不起努尔哈赤了。
眼下满清需要双线作战,一部分得和毛文龙打,一部分得去驱逐李世民的部队。
我们之前解释过,科尔沁蒙古对于满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他们和满清的关系,就像是现在正在搞轰炸的国家,和阿美莉卡的关系。
甚至还要更加亲密!
因为没有科尔沁蒙古,满清就没法绕开山海关进攻大明。
不绕开山海关也行啊,死光八旗兵差不多就能攻下山海关了。
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吗?
难不成努尔哈赤真能化身亡灵法师,把死去的八旗兵都给复活?
还是努尔哈赤准备自己一个人攻下北京城?
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尔沁蒙古就是满清的高丸,辽东就是满清的心脏。
现在高丸和心脏都在被进攻,不痛才是见了鬼。
算了算粮食,努尔哈赤绝望的发现自己只能动员一万多人的八旗兵。
这里很尊重史实,并不是作者瞎写,满清的粮食一直短缺。
加上今年努尔哈赤连番作战,先攻击宁远,再打毛文龙,又攻击林丹汗,又双叒叕打毛文龙。
这么多的作战,实际上已经把努尔哈赤的粮食给掏空了。
满清一石粮食要八两银子,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此刻皇太极正站在一座阴暗的大厅中,愤怒地咆哮着:“那个天策上将李世民和林丹汗实在是太狂妄了!这次我们一定要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父亲,让我去吧,我会在科尔沁蒙古彻底击溃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军队!”
“咳咳。”努尔哈赤咳嗽了两声,这可不是打断自己儿子的话,而是单纯的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
“父汗。”皇太极直接跪下。“要不是还是我带兵去和天策上将打吧,您的身体要紧。”
努尔哈赤淡淡的看了皇太极一眼:“你知道天策上将有多少部队,多少家丁,有多少骑兵,都是什么样的兵种构成,军队中的指挥官有谁,准备选择哪条行军路线?他的指挥风格是什么,擅长哪类兵种,他的盟友是什么人,敌人又都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末李世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