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 再见家里的亲人(1/2)
回家的路是再熟悉不过了。只是在前世,二十世纪后就被改造了。到了家,爸妈都还没有下班。母亲在本市一家全国闻名的轧辊厂当电焊工,父亲在一家钢厂的医院当外科主任。父亲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哥哥也是从部队复员回来和妈妈在一个厂子上班,当车间主任。姐姐上山下乡回来在父亲的钢厂当检验员,弟弟还在上初中。
放下书包,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愣愣的出神,想死是不可能了,既然不能死,那就今生好好的活一回,来报答自己的亲人,找回自己的妻子。想通了这一切,韩石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看向日历。1987年6月15日。想起前世自己上学的时候,用功不够,没能考上大学,只是上了一个医学中专,这一世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说学就学,拿出书本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来。
说起来也是怪了,眼前的好多知识过去这么多年,早应该忘得一干二净了,可没想到,一看全懂,看一遍就全记住了,记忆力也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上一世每天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那是费了老劲了,可考试就没有超过60分的,你说气人不气人吧。这难道是上苍开眼不仅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还改造了自己的大脑吗?哪还有哪些器官或者是功能被改造了呢?反正无所谓,自己都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即便被上天拿自己做实验也无所谓了。
听到开门声,韩石一个轱辘坐了起来,通过窗户看见父亲推车走进院里,韩石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冲了出去,接过父亲的车支上车撑子,深情的喊了声“爸!”眼泪夺眶而出。
前世父亲一辈子任劳任怨,因为家里穷,父亲从小就当兵在外,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能够活到解放,全靠是卫生兵的缘故。老家在贫穷的徐州地区,家里还有老父亲、两个兄弟、两个姐妹,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都是盐碱地,只适合种红薯、高粱,父亲每年都有对他们进行接济。为了挤出更多的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却早早地脑出血去世了。
“三儿,怎么了?”父亲莫名其妙的看着韩石。
“没事,没事,就是突然想起你小时候时常给我买的松花蛋了。”
小的时候,父亲最喜欢自己,每次从部队探亲回来,都偷偷的领他到街上买个松花蛋给他一人吃,那时候一个松花蛋才5分钱。每次都是吃完了才回家。
“哈哈,又馋了,哪天爸再给你买。”
母亲下班回来韩石到没有那么激动。因为在韩石转世前母亲还健在。
母亲开始做饭,收拾家,哥姐都帮忙干活,没有人喊韩石,都习惯了,爸妈只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所以,一家人谁也不攀他。为什么让家人养成了这种习惯呢?说了话长了,小的时候就特别爱学习,据爸妈讲,自己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老三篇”了。什么是老三篇?年轻的朋友估计都不会知道的,就是毛爷爷他老人家的三篇有名的文章*,在毛选中可以找到。《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文革那种年代想看别的书也没有。就靠这一手绝活,每次母亲带孩子坐绿皮火车去部队看父亲,只要自己站在火车的饭桌上表演chu这一手,马上就有人给让座位。仅靠着自己的这一出小本事,就让家人在长途旅行中不知道少受了多少罪。所以,家里人对自己都是高看一眼。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慢慢的消失了,真有江郎才尽的悲哀呀!家里任何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心里明白。
弟弟是不到吃饭的时候不着家的,经常在外边跟生活区的小混混在一起玩,家里人也懒得管他,就是放任自流的那种。
现在韩石吃完饭,抹了抹了嘴又进屋学习去了。爸妈感觉他今天有些奇怪,平时都要看一会儿电视,在爸妈的一再催促下才会恋恋不舍的进屋学习。当年高考的时候还不忘看世界杯,真是让全家里人无语至极。
经过几天重新学完了高中老师讲过的课程,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基础还是差呀,让自己感到了迷茫。请教班主任后才明白,初中知识是打牢后续学习的地基,必须要打好基础,才能在高中学习中应用自如。既然如此那就头开始学吧,反正现在学习对自己来说已经不是负担,变成了一种乐趣。以前的学习是靠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如今的学习是一种感悟性的学习,而且有时候还能给自己有即兴发挥的空间。这大概是跟自己的阅历分不开吧。
翻出初中各科的书,挨科进行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初中就是混过来的,那时候是文革后期,还没有几个人有远见注重学习呢,等到突然恢复了高考,90%的人都麻了爪。
学习成了乐趣,那就不再是一种痛苦的事情了,学习进度也是一日千里。经过半个月的自我补习,等高一期终考试的时候,韩石的成绩已经从班级的二十多名,进入了年级前五。老师都感到不可思议。何伟更加围着韩石马首是瞻了,目的是可以抄到正确的作业,不让老师训了。
功课是赶上来了,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后,韩石开始考虑不能浪费了重活一生的阅历呀。下一步开始挣钱,挣大钱,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世界那么大,交给我征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