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63章 顺便寻个宝(2/3)
非常注重严谨性。
作为一名教授,更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如果真让这个节目发现了新的儒艮群体,这对我们国内儒艮的繁衍非常重要。
要知道,仅仅是北部湾那个儒艮群体,只能近亲繁衍,灭绝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已急剧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绝灭的种群。
现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洲北部沿岸,据调查估算,那里约有八万多头儒艮。
就在这时,游艇上,张耀华命令游艇熄火。
梁教授哭笑不得,这要是能找到儒艮,他这些年算是白跑了那么多地方。
即便知道附近海域是儒艮的栖息地,但你能保证它们就在那儿?
要知道,儒艮被称为海牛,食量惊人,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
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
如此一来,一个群体的儒艮注定不会在某一处海域呆很久,因为那儿的海草根本支撑不起它们啃食。
“这也太随意了。”他摇头笑道。
他的学生却说道:“老师,这人有点邪乎,说话很少空穴来风,做事基本上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梁教授觉得自己学生有点魔怔了。
正要开口说教,忽然……
直播画面中,一个脑袋露出海面。
别人不认识,他们难道还不熟悉?
那TM的就是儒艮呀!
“啊!这……”
看到自己老师那震惊的表情,一旁的年轻人笑了。
很快,又有其他的儒艮冒出头来,甚至有窥探海面那艘游艇的。
梁教授数了一下,一共八头。
“能联系一下这个节目的负责人吗?我们也过去研究、研究。”梁教授说道。
他没想到,他们团队辛辛苦苦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如今让一个业余的节目给找到了新的儒艮群体。
虽然数量是少了点,但对中国野生儒艮繁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试着联系看看吧!”
梁教授点头,然后吩咐其他人,做好出发的准备。
一旦让他们研究发现,那片海域属于这个儒艮群体的固定生活区,这片海域一定要申请为保护区。
……
游艇上,张耀华、水旺和其中一名摄影师已经穿戴好潜水的装备。
“放松,这片海域的海水不深,才三十多米。”张耀华跟那位摄影师说道。
没错!知道可以上电视,他死皮赖脸跟上来,美其名是帮忙打杂的。而节目组知道这位是张耀华的忠实小弟,而且对海洋很熟,确实有帮助,就邀请了他。
水旺也拍了拍摄影师的肩膀:“别紧张,跟在我和华哥后面就行。”
摄影师点点头,表示明白。
三人前后下水。
节目组的直播设备还是很牛的,直播完全不受影响。在游艇上,黄老师、周子琪和刘一帆等人也能通过镜头,看到水下拍摄的画面。
此时,直播画面一分为二,一半是游艇上的画面,另一半则是水下的画面。
刚入水,一群不知名的漂亮鱼儿就出现在观众们的眼前。
节目组有人科普,那是扬幡蝴蝶鱼,俗称人字蝶。
人字蝶的成鱼背鳍常露出水面,故得名扬幡蝴蝶鱼。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蝶鱼,属于比较好养的蝶鱼,在野外,通常生活在珊瑚礁周围。跟其他海鱼一样,会因地域不同,颜色也不同。
摄影师的镜头一转,转到前面张耀华和水旺的身上。
只见水旺贴身的潜水服屁股部位鼓起一个包。
水旺估计也忘了还有人在后面拍摄,行为有点辣眼睛,伸手潜水服里面扯了一下,一连串的气泡冒出来。
摄影师慌不择路地往旁边闪。
很多观众愣了一下,随即明白那是什么,瞬间笑喷。
“那是什么?比跟我说是放屁吧?”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
“卧槽!真勇呀!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放屁?”
……
水旺做完这一切,好像这才回过神来,记起后面还有台摄影机,赶紧回过头看一眼,希望别被拍到。
看到他那慌张的表情。
原本还能绷住的观众再也绷不住了。
王导看到这,顿时也笑了。这不,节目效果不久来了吗?而且出奇的好。
小插曲过后,大家终于看到了海底的儒艮,只见它们正在吃茂盛的海藻。
认真观察会发现,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它们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
游艇上,黄老师笑道:“这吃草的动作,有点像牛,你们发现没有?我小时候放过牛,牛就是这样吃草的。”
节目组有专业人士科普。
“黄老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