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9章 舆论(1/2)
侍者从后厅接过一只银盘,先从谢问道开始,分呈到各人面前。
五位客人都取一份拿在手中,除了谢问道略微扫了两眼便搁在岸上,其他人都好奇地阅读起来。
就连那个大胖子,也用两只油乎乎的胖手捧着报纸细细观瞧。
支道英尼姑表情轻蔑,似乎有什么消息让她嗤之以鼻。
王舍人微微皱眉,看得最是认真。
王夫人美目在纸面上下逡巡,最先开口叫道:“太子私自借用扶风王‘龙门令’,保管不善被元象宗窃取。女王震怒,下诏严查!我的乖,还真有这么严重?”
“薛家失去兵权,二子恐遭清算?这小报消息还真敢说……”
“五国举兵,相约齐攻大梁?这都是哪跟哪啊?”
“还有这条,大盗段连烧毁佛塔,当街刺杀太子,只因其身份特殊……有传言称此人竟是陆皇爷骨肉?”
谢问道咳嗽一声,脸色阴沉的可怕。
王舍人瞪了夫人一眼,低声训斥道:“看就看,只当一乐耳。不要大惊小怪叽叽喳喳!”
王夫人委屈道:“这报纸上就这么写的呀,又不是我说的!”
颍川公拍手笑道:“哈哈,不打紧不打紧……今日家宴,都是本公至亲至近之人,何必如此紧张?”
谢问道颜色稍微好看一点,但仍是不愿去看那份报纸。
颍川公又道:“本公听闻典校署已经出动密探,全城收缴今日晚报。赵太监更严令杨松,彻查造谣生事者。诸位现在看到的这几张晚报,估计在洛阳已成绝版了!”
王舍人附和道:“正该如此!下官虽不曾买过这报纸,却早知道上面尽是些胡编乱造的说辞。今天这一份,更是妖言惑众,迹近谋反!连皇爷的瞎话都敢编排,以后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颍川公笑道:“以往的晚报本公也经常留意,虽说多是夸大不实之词,但事后映证,倒也八九不离十……所谓无风不起浪,本公以为,薛家之事,太子之事,五国起兵之事,还有这段连……呵呵,今天邀请诸位来此,就是想听听你们高见,大梁朝局将如何去向,谢氏、王氏如何自处,不可不慎呢!对吧,郁林公?”
“啊?对,对……小公爷,文思还没看完,你说哪一条消息?”
坐在最外边那个大胖子颤抖着腮帮子故作茫然,问了句似是而非的话。
颍川公见他装傻,只是摇头笑了笑,举杯遥祝道:“文思兄,来,干!”
胖子连忙举起酒杯,仰头灌了下去。
段连听着他们议论,心中既好笑又惊疑,到底是什么人在操弄晚报,竟把自己的身世都编排上去了。
那个胖子被称为郁林公,名叫文思,段连忽然想起,原来是他呀。
此人名叫司马文思,乃是晋朝宗室。后来改朝换代,带着几百名晋朝旧臣投奔秦国姚氏。
秦被大梁所灭,他又带着人降了陆皇爷。
虽然被封郁林郡公,但从来不显山不露水,人前装傻充楞,处处谨小慎微,想不到还能成为三郎陆言的座上宾。
陆言邀请琅琊王氏和前朝宗室饮宴,就是为了看看他们的态度了。
他母族是南朝大姓谢氏,舅舅一个是中书令,一个是尚书左仆射,在朝中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同样当年在江东呼风唤雨的王氏和司马氏,虽然如今势力不如前朝,但子弟众多,家传源远流长,一向又跟谢氏抱团,所以首先成为陆言的拉拢对象。
王舍人正色道:“小公爷,这报纸虽是微末小道,但其掌控舆论喉舌,在我洛阳尤其引人关注。赵太监今日查禁小报,定是得了女王懿旨,此举相当英明。”
颍川公陆言见他不入正题,也没有着恼,笑着点评两句,又转向谢问道说:“舅舅,你说二哥今天刚回都,就遇到了刺杀,到底是何人所为?”
谢问道重重“嗯”了一声,才道:“必是魏国奸细!”
陆言却道:“非也!我看这分明是太子殿下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专门演给旁人看的。”
王舍人惊诧道:“小公爷是说,太子殿下自己设局刺驾?可这样做目的何在?”
坐在谢问道旁边的支道英主动开口道:“阿弥陀佛!公爷智略超群,一眼就看破这祸水东引,反客为主的苦肉计,真天纵之才也!”
陆言矜持一笑,谦逊道:“师太过誉了,本公只是瞎猜罢了。真正厉害的还是二哥呀!”
“要不是公爷提醒,贫尼可万万想不到这其中关窍。太子长年镇守长安,虽是卫国戍边,却也远离中枢,在朝中根基越来越浅。经过刺杀之事,立刻博取了军民百姓的同情,甚至连梁王都得好生宽慰。如果再经有心人添油加醋联想一番,则更能顺势引导朝廷打击政敌,获取想要的利益。就算原本有人想对付太子,但现在都不敢明白跳出来,以致成为众矢之的……”
王舍人接话道:“如果此事当真,那么太子想要对付的政敌,又是谁呢?”
“自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六字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