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0章 旧怨(1/2)
段连与陆小五、周大三人找来院中旧木板、破席子之属,将后墙上的洞临时封起来。
好在如今天还不算太冷,勉强挡挡夜风,待寻了泥瓦匠再重新砌砖修补。
本来以为将近中秋节,好歹要过了节才好找匠人来弄。
周大坐不住,立马又去里坊中找熟人商量,看明天能不能就过来帮忙砌墙。
三个小孩对破洞很是新奇,也不在院中玩了,只围绕着两床木榻跑来跑去,好像找到了不得了的新世界。
陆小五询问周母,她老人家却并不吃粥,陆小五只得收拾空碗,蹲在屋内边喝边看着孩子们。
周母拄着藤拐杖走到院里,好像是被孩子们吵闹所烦。
段连只好跟出来,搬了把胡凳请她坐下,言语间尽情宽慰,生怕老人家吓出病来。
聊了一阵,老人家话头打开,有意无意询问那个城中大盗之事。
段连敷衍了几句,忽然问道:“您老认识湛爱师太?”
老人家身子一晃,连忙双手抓紧藤拐杖,只是眼泪却控制不住溢出来。
段连刚才与周大讲出湛爱名号时,屋内的声响就引起他注意,所以才有此疑问。看她如此,心中也不禁戚戚,至于其他的话也不好急着追问了。
只得靠着墙坐下说道:“湛爱师太慈悲博爱,对晚辈很是照拂。不,应当说有大恩于我。可惜竟被景乐寺一群恶尼所杀,这个仇我早晚要报!”
周母蒙着脸呜呜哭泣,许久才道:“小伙子,你能否详细跟我说说,湛爱师太到底是怎么死的……”
段连心一横,于是把夜来受伤,蒙师太收留,清早与寺中尼姑起了争执,自己一怒之下放火烧了金像辇。寺中主持赶来,两人动起手。湛爱师太舍身相救之事原原本本讲述一遍,没有任何隐瞒。
末了苦笑道:“老人家,想必您也听出来了,在下就是那个‘大盗’。不过您放心,我只是暂时停留,天黑就离开,绝不敢伤害周大哥和孩子们!”
没想到周母并未惊慌无措,反而伸手摸了摸他头顶,轻声叹道:“我姐姐既然帮你,小伙子肯定不是坏人……”
段连差点破防,赶紧故作轻松笑道:“老人家,这您可看走眼了,我乃无法无天一恶徒,肯定算不得好人!”
“难道我湛爱姐姐也看走眼了?”
段连一滞,不好议论死人的不是,只道:“原来您与湛爱师太是姐妹,早年也在景乐寺出家吗?那周大哥……?”
周母伸手敲他一记脑壳,看看周大并未回来,屋内也吵吵闹闹,低声诉说道:“老身与湛爱本是燕国人,自幼情同姐妹,后来我嫁人,她却做了尼姑……等到燕国败亡,为避兵祸来到洛阳。洛阳人信佛虔诚,不得已姐姐暗中接济,养活着我母子。只是大郎一直不知道,等他长大去从了军,就更没心思管这些事……那时老身经常去景乐寺,说是烧香拜佛,不过为了能与姐姐说说话罢了。”
段连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般因由,也难怪她听闻湛爱噩耗,控制不住打碎了家什。
又起个话头说道:“原来你们是燕国人!我母亲也是燕国人……”
周母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河北故国,仰着头道:“唉……我们姐妹就像秋蓬一样,前半辈子飘零无依,老来才安稳了几年。平生基本没过什么好日子,只有在故燕国时,得郡……姑娘照顾,还算享福。”
段连听她谈吐,必然也是见过世面读过书的,想起方才幽谷子在时的一幕,不由问道:“老人家,您年轻时拜师习过武?”
周母瞥他一眼,眼中骤然闪过一道精芒,与她老态龙钟的样子天壤之别。只是立刻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有气无力道:
“小伙子想多了,老身与湛爱姐姐年轻时倒是读过几年书,至于武道嘛,她或许是懂的,我可不行!”
段连笑道:“原来您与师太一文一武,想必文章做的定然灿烂!怎么没教周大哥考个进士为官去?”
周母温声笑道:“小伙子,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要是老身会武,还能让人把我墙给撞塌了?”
段连笑着点头默认,心里对这个僻居城南的老太太没来由多了一丝敬畏。
周母接着道:“本来老身听闻湛爱姐姐去世,心中十分悲痛。但听你所言,她乃是悟得大道,甘心受难,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接引成佛,该为她高兴才是……”
段连没明白为何要高兴,还待再问。猛然感觉脚底泥土之下似有活物游动,不免如临大敌。
只见他起身连踹几脚,好似孩童故意踩踏蚂蚁一般。
周母道:“小伙子,脚蹲麻了不成?”
段连不睬,腰间软剑飞出,照着院中泥地乱扎,眼睛一直盯着地面,表情极为认真。
周母又道:“你要犁地也该去南墙下,总不能在家门口种菜畦吧……”
段连仍是对着泥土使劲,一会儿走到门口跺几脚,一会飞剑刺进土里,深及尺余才收。
周母见他将院子弄得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十六字令》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