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五章 月圆之夜古宫巅(1/2)
卢植与黄巾相持于广宗,帝与刘备同往襄助乃师。因见广宗难下,帝乃传书于黄巾首张角,邀其决战于沙丘荒墟。
蔡邕《天策志略》
*********************
在其奸如鬼的戏志才的指点下,赵雷仗着有鹰奴那只宝贝神鹰这台可以在高空侦察敌情的“间谍卫星”,着实拣了一个大便宜,只是波才这一颗人头,便足以与殚精竭虑大败颍川黄巾的皇甫嵩与朱儁的功劳相当。
与曹操和刘备相见后。曹操与赵雷交情莫急,为人又是洒脱豪气,对于他这明显带有几投机意味的行径,只是撇一撇嘴,打了几个只有两人明白的手势,敲诈了几坛好酒作为抵偿便罢。而刘备性格虽然深沉,究竟年纪尚轻,修为还未到家。在知道赵雷的身份后,虽也面带微笑上前见礼,一口一个“师兄”叫得甚是亲热,但他隐藏在双目深处的那一抹不自然却未能逃过赵雷的眼睛。
想想也难怪他会如此,在这场大战中,赵雷与皇甫嵩、朱儁的首功自是稳稳到手,曹操那一场截杀歼敌三万有余,功劳却也不小。相比之下,刘备那歼敌四千余的战绩自然有些拿不出手。
过不多时,皇甫嵩与朱儁亦率兵赶到。众人相见后,索性便在路边的山坡上席地而坐,摆上清水干粮权当庆功酒宴。众人中以赵雷的官职最高,但说到资历名望,则还要首推皇甫嵩。因此在一番谦让后,赵雷执意请他坐了首席,朱儁次之,自己只在下首相陪。因两人与卢植以及曹操的老子曹嵩同朝为臣,赵雷等三人都恭谨地向两人执子侄之礼,口中以“世叔”呼之。两人见这三个晚辈虽刚刚立下大功,却均无年少得志的轻狂之态,心中也自赞许,望着他们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
大家一面填着各自忙碌整夜后早在打鼓的辘辘饥肠,一面互相交谈。皇甫嵩举起盛水的皮囊,向着赵雷、曹操和刘备三人笑道:“此番得三位贤侄相助,颍川一地的黄巾之乱总算平息。老夫与公伟承了你们这份情,此刻便以水代酒,聊表谢意!”一旁的朱儁亦举起水囊。
三人忙起身谦让,众人一起仰头饮尽囊中清水,相视而笑。
朱儁问道:“如今颍川之乱已平,三位贤侄下一步却是欲往何处?”
曹操道:“小侄听说青州黄巾依然猖獗,有意前方破贼建功。”
刘备则道:“小侄受老师所差,来颍川相助两位世叔,如今功成身退,自然要回到老师身边,助他讨伐张角。”
赵雷微笑道:“小侄早已料到有两位世叔运筹帷幄,颍川之乱一鼓可定。因此已提前上书朝廷,请求率兵入冀州助老师一臂之力,如今倒正好与玄德师弟同路。”
一场简陋的庆功宴后,大家各奔东西。赵雷与刘备结伴上路,会和了领着大队人马在颍川北境等候的戏志才,一同往广宗方向赶去。
到了广宗附近,赵雷和刘备各自命令手下将士扎营,两人结伴往卢植大营求见。卢植听说自己的两个得意弟子一起到来,心中很是欢喜,亲自出营将他们两个接了进去。在大帐中落座,卢植先问了赵雷这些年的经历。赵雷择要叙述一遍,卢植听了不住点头,很是为他的成就感到欣慰。当听说徐风终于有了身孕时,一直将赵雷夫妻视若己出的卢植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直道等战事平息,他一定要亲往交州,看一看徐风会否生出一个和她一样脾性的野小子或疯丫头。
赵雷趁机问起军前战事。卢植为露愁容道:“那张角当真是一代人杰。为师素来对于兵法战阵之术颇为自信,但与其连场交锋,却始终只能稍占上风。表面上看贼兵连连败退,实际每次都是张角在败象微露之时主动退兵,完全不给为师发动致命一击的机会。如今对方据城而守,已得地利之便;而太平道教义极善蛊惑人心,以致城中军民都誓死效命万众一心,又得人和之利。多日来为师连用数条破城之计,都被张角一一化解。如今形成僵局,一时却是没有什么良策。”
一旁的刘备道:“老师不必着急,能以五万人马连败张角十五万大军,并将其困在这广宗城内,已是一件莫大的功劳。广宗小城弹丸之地,所储粮草定然有限,如何可以满足贼兵及全城百姓数十万人所需。依弟子弟子所见,老师且不必攻城,只需将广宗围死勿令贼兵进出。等城中粮尽,则广宗一战可破,张角垂首可擒!”
卢植摇头道:“为师亦曾想过此计,只是通过连日的观察,为师感到广宗城中似乎粮草充足,张角选定此城死守,当时抱定了与为师持久作战的准备。相较之下,如今却是我们等不起了。”
刘备不解道:“老师何处此言,便是那张角将整座城池都堆满了粮草,也最多不过支撑三个月。我等有整个大汉作为后盾,难道还耗不过他?”
赵雷在一旁笑道:“玄德,你未免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自古以来,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因此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力量对比,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因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刘备不服气地道:“难道师兄以为那张角还有反败为胜之策?”
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乱三国之赵氏风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