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小戎2(1/3)
张顺念着的刘大人除了“权”滁州提刑,当上正儿八经的滁州知州。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一向顾念着自己今生难以寸进的刘伯颜自也是欣喜异常。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得回乡祭祖,家中老母念叨了了许久心愿终于得偿。
不想,一到台州黄岩,家中那些长老已经在官道上出境相迎了。家中的族长和诸位长老一是因家中百年未得大富贵了,也是央他借着这时节给村内的年轻后生主持冠礼,沾沾贵气。虽说他生性严苛,对回乡尚要主持这小小的冠礼仪式不甚乐意,但且不说自己仅仅放一任知州,就是与恩相贾相一般位极人臣也不可薄了乡人颜面,要不一句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就够自己在那风云难测的官场永难出头,老太太也不愿意乡里乡亲指着脑袋偷偷数落富贵之后不顾亲戚、白眼狼。况且同乡的刘宝林有大恩于己,刘宝林之子也在行冠礼的后生之中。哼,家中长老真是好算计,不管年岁只要是10来岁都拼命塞进来。刘伯颜虽有不满,倒也尽心竭力,为此事报备朝廷在台州多留了数日。
他对此事也颇为上心,宣读家训如“尔等切记天地君亲师、忠君爱国、敬父尊师。”也都是一力承办。却不想,村内后生在授冠之期居然神游物外,刘伯颜定睛一看居然是刘宝林的幺子刘彰,不由高声喝道:“刘彰。”
这下怒喝倒总算把刘彰的神魄拉了回来:“叔叔,我。”见他还要争辩,刘伯颜不由心头大怒,厉声喝道:“孺子不可教也,尔等侍立祖宗灵位反省半日。”其他后生见自己也被牵连,无不对刘季询怒目而视。
“叔叔在上,只是吾父亲的病,正是这时候煎药。我能不能先去煎药,再回来反省。”刘彰对这个官威甚重的族叔自是怕得很,不过就是族长见了刘伯颜也是如鼠见猫,大气不敢出何况刘彰这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后生仔。刘彰一想到家中老父却不由得多了几分胆色,自己两个兄长都充军了,母亲死得又急。父亲拉扯自己到现在着实不容易。
刘伯颜闻此言脸上的青气缓了缓,略微叱责了几句。不过反省之事倒也不复提了。只可惜心思有些弭乱,于是心不在焉得草草结束授冠之礼,授了那些后生几个字号。水洋本就不是什么世代官宦之家的大村子,那些族中长老也看不出什么不妥,刘伯颜客套了几句,族人见热闹也看完了,这天寒地冻的日子在外面呆得冻得慌,也如蒙大赦赶集一般纷纷散去。
“你们先回村南会馆去,告诉夫人我去宝林哥处稍后回来。”刘伯颜这么和下属吩咐着,方才听刘彰说,刘宝林竟然卧病在床,不可不去。这水洋村自己也不屑于摆个坐轿的谱,再说小小的村头过去倒也没多少路。
说道这刘宝林可关系到一件不得不提的往事,这水洋村仍是于10年前一般。村子背靠虎头山、马鞍山,台州之地七山两水一田,到处是这种矮矮的山,出处早已经不可考,兴许问村里那些续谱的老人会有个所以然,山虽不高但林木茂密,更有各种飞鸟走兽出没其间,也才常雾气蒸腾,飘飘渺渺,景致非凡,村子前面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而过,水并不很深,水流也并不很急,水中鱼虾颇为繁盛,荒年多捞点鱼虾也是可养活人的营生。岸边多为小树,估计树种是难以存活之故,此地有山有水也当得景色宜人之赞。此地封闭而平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秉性敦厚朴实,深受王化,家境虽都是平平,但人人乐天知命,与人为善,自己幼年丧父,和家中老娘相依为命,颇得乡人照应。若不是每年海神都要发威要打几次神风让人糟罪,可说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有不知今昔何年之感。
淳祐初年,当时自己尚年幼无知想多捞点小鱼补贴家用,早也忘了乡里那句古话,“9月不出渔。”怎知,那神风突如其来到处都溢满了水,虽说自己水性不错怎奈年少力竭。母亲当时据说都给别人下跪求大伙找他一招,但各家各户自保尚未可知,救人只能说强人所难,若不是当时撑船的刘宝林潜入水中捞出早已经不省人事的自己。自己早已经不在人世,更遑论今日富贵。事后,倒是问过刘宝林不少次,却都一句“我还能看着自个叔伯兄弟沉水里不成?”其实自己和他不过是没出五服的兄弟,照理倒是叫一声堂哥,但整个水洋哪家哪户不和自个沾亲带故。想到这份上也是过来近二十来年,这件事这句话依然温暖着刘伯颜。
还没到刘宝林家,刘伯颜就听到却远远听到这位性格如钢的宝林相公得大喝:“混账东西,你这么早回来干什么。煎药?老子少吃一顿药现在死不了。”
刘伯颜一怔,估量了一下自己就是进去也无甚大碍,一阵小跑推门而入。
“三十三郎,你怎么来了。”刘宝林脾气颇大,刘伯颜也知道这一点不快点进去让他知道是自己铁定得红脖子,只是想不到刘宝林还叫自己儿时的称呼。自己在族谱里入得是第33列,当年乡人倒是都叫三十三郎居多。
“宝林哥。”这床和被褥都有些暗黄,宝林哥的气色也不甚好。许是刘宝林生病在家不少时日,没个营生的东西开销也大这家里颇显破败。刘伯颜不由得心头一黯。
自己在外做官10年之久,此次回乡也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滁州群雄录》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