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二章 春节(二)(1/2)
汴京
来汴京已经有一个多月,杨轩去了两次勾栏瓦舍后就表示不太感兴趣,毕竟他来汴京主要还是想考武科举。他更想的是,拜访名师学武术。像当年名震汴京的金石大师,如若有其传人在京城就好了。可惜这三个多月里,杨轩都没有寻得一丝这方面的信息。
周彦国让杨轩也进了周杰所在的私塾念书。两人就开始一同上学一同回家。当然,不在同一个班上。
时间很快就来到冬至了,周夫人让杨轩和周杰去南斜街取了之前订做的衣服,然后就是冬至例行祭祖,还有团圆餐。冬至来了,就意味着很快要过年了。
冬至之后,紧跟着就是腊八节。汴京的腊八节跟海陵的很不一样。腊八节那天的下午,周府门前的巷子来了三个僧尼,敲开了周府大门。僧尼捧着镀银的铜沙罗,里面放着一座金铜佛像,浸泡在香水中。进来周府后,僧尼就用柳枝蘸着香水,边为佛像洒浴边洒水在地上,还一路念念有词,从前院到前厅,从主房到客房,从厨房到后院,走之前周夫人让管家给了一百文钱。
事后周夫人告诉杨轩,这京城腊八节都这样,僧尼会走街串巷化缘。这边都是大户人家,这些僧尼会每家每户去。而京城的的各大寺院都举办浴佛会,还送七宝五味粥给信徒们,叫作“腊八粥”。
过完腊八节不到半个月,周府上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装饰门堂,为来年的春节做准备。
腊月二十三这天上午,杨轩和周杰为门堂的装饰忙起来了。在管家陶叔的指挥下,个子高的杨轩管贴对联、门神之类。杨轩伸伸手就能办到,不用梯子,干起这类活很是方便。周杰放假很久了,闲慌了,难得有事做就跟着杨轩打下手忙前忙后,周泉和周炎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就在书房下着围棋玩,而四岁的周淑仪就哥哥周杰和杨轩一旁蹦蹦跳跳的瞎指挥,周夫人则忙着指挥婢女打扫内屋。
二十四日是交年,周家请来了道士诵经,准备酒品、水果等送神,烧全家替代纸钱,将灶马贴灶台上,用酒糟涂抹灶门,叫作“醉司命”;夜里还要在床底下点一盏油灯,叫作“照虚耗”。
除夕这天,姨父周彦国要当值,维持御道的整洁。因为皇城有千余由执事官和当值士兵组成的队伍,戴着面具,身穿两件绘画的彩色衣服,手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材魁梧高大,穿着全副镀金铜制盔甲,打扮成将军模样。还有镇殿将军两名,也穿戴盔甲,装扮成门神。教坊之人“南河炭”相貌丑陋,高大肥壮,扮成判官。又有人装扮成钟馗小妹、土地神、灶神之类的模样,从宫中驱逐鬼祟,送出到南薰门外的转龙弯,称为“埋祟”。南北向的御道,站满百姓,围观着游行的队伍。
除夕晚,宫里还放鞭炮烟花,和众人的欢呼声,连宫外的百姓都能听到。士人与百姓人家,都会在火炉旁团团围坐一起吃喝,通宵达旦,称为“守岁”。有钱人家的小孩子,就会在街上巷道,燃放烟花和鞭炮。响声不绝于耳,即使有人想睡觉也不行。
这是杨轩在汴京的第一个春节,随着慢慢的了解,汴京给杨轩的不仅是震惊,还有各种丰富的感觉。这种丰富,就像饥饿的人到了食肆,求学的学子到了太学院的书馆那样。但汴梁虽好,杨轩还是不时想起小时候在海陵有父母陪伴过年的情景。不过,在带周淑仪玩的时候,杨轩才真的忘掉所有不快,才能感觉轻松,这个小妹妹真的很能让人放松。
汴京的春节和海陵有很大差别,除了周府人多热闹些,鞭炮烟花管够之外,汴京城的玩乐吃喝真是异常的丰富。
大年初一,刚午睡睡醒的周淑仪受到哥哥周杰指使,跑到杨轩的房间拉着杨轩的袖子要表哥带她出去玩。杨轩一如既往的无力拒绝这个小表妹的要求。得到周夫人的允可后,就和周杰带着周淑仪出了门。
因为闹市在大年初一几乎没停车的地方,所以杨轩他们就走路出门。
大宋在汴京平时是禁止的博彩的,开赌场或进行博彩游戏会被处以斩刑。可是过年这个月里,博彩是开放三天。各种店铺都会以此作为招揽顾客的手段,辅以食物、动物、果实、柴炭这些生活物资作为奖品。美其名为“关扑”。
象马行街、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都扎了彩铺,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文玩之类。这些彩铺之间中会设有舞台歌坛表演。
杨轩今天穿上了周夫人给他订制做的厚质浅蓝色绸质衣裳,衣裳内层夹着棉絮,内穿交领衫,腰间系软质衣带,束起发髻,外面套一件。周淑仪最喜欢的就是看杂耍,而且最喜欢坐在杨轩的脖子上看,因为前面一览无遗。三人在一处喷火杂耍前停了下来,周淑仪看得津津有味不肯走。看了好一会,周杰有点不耐烦了,跟妹妹说道:“想不想吃冰糖葫芦?”
周淑仪被提醒了,馋意顿起,点了点头道:“好的”。然后把脑袋低下将脸凑近杨轩的头说道:“表哥,我要去吃冰糖葫芦。”
杨轩听罢,将周淑仪放了下来,拉着她的小手走到卖冰糖葫芦的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梦思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