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六章 交易(1/3)
因为明天就是赶集的日子,今天张铁牛便没再出猎,而是在家里整理起来那些风干的猎物。
其他人也跟他差不多,今天都是准备的日子,每家每户都把积攒了半年的一些可以用来交易的东西取出来,或是用绳子绑好,或是放到了箩筐当中,或是拿到外边曝晒。
在村中走了一圈,张铁牛也只是用一爿狼后腿跟村里的篾匠大叔换回来了两只特大号的竹筐。自己既然要去赶集,那盛东西的工具当然是不可少的,这两只竹筐是他早上向篾匠大叔订做的。至于大叔家里以前做好的,因为太小,根本就放不了多少东西。
当时他把竹筐拿回去的时候还把大家吓了一大跳。这么大个,如果放满了东西,那还怎么挑得起来啊?
不过别人做不到,并不代表张铁牛也做不到。把两个大竹筐挑在肩上,再加上那根由硬木新制成的特大号扁担,张铁牛整个人在赶集的队伍中显得特别的惹眼。
全村的人都对他佩服不已。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更是频频对他侧目。不过因为家中父母严令自己的女儿对张铁牛不得有任何想法,那些大姑娘们也只能够远远地看着,却也不敢上前搭讪。
“娃儿啊,你这筐里到底装了多少斤重的货物啊?”一个半死不活的大叔看到张铁牛这么拉风的行头,心里羡慕不已,呵呵,我不排除,他的眼睛是盯着筐内的那些干肉,只是自己并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换的,他也只能干吞口水而已。
“呵呵,是赵大叔啊,大概有五六百斤吧。”张铁牛憨憨一笑,说道。他的两个竹筐里都放满了干肉,只是一个上面还放着那些兽皮,另一个里面则是纯粹的干肉,上面则是绑着几个大葫芦,那是准备用来盛酒的。
没错,刚刚问话的便是村头的曾经村里的首富赵大叔。只是自从两年前被王县丞带人揍了一顿之后,他便落下了病根,现在肩头上最多也就挑个一百来斤的东西,走路还急喘不已。
“嘿嘿,铁牛这娃儿厉害吧,你看他挑得多利索啊,五六百斤啊。哪像你这个喂狗的,挑个这么小的担子便累个半死。”这是篾匠大叔取笑的声音,“看看吧,这还是俺老刘特意为娃儿订制的呢,瞧瞧咱这手艺,嘿嘿,这可是方圆百里之内最好的了。你看别人谁的筐子能够做到俺老刘这么大个。”可能是受到昨天张铁牛的影响,他后来又赶制了两个大筐,现在每个大筐里套着七八个小筐。这都是他这次赶集拿去卖的东西。
除了这些,他还精明地把筐子暂时借给了身边缺筐的村民们,毕竟自己一个人也不可能带着那么多的筐子进城。借给村民也算是一个双营的事情,到了集里,等他们把货物腾出来,他马上就可以拿回来卖给需要的人。
“呵呵,这有什么,想当初俺年轻的时候,不也能够挑上两三百斤吗,现在老了有什么办法。不过,呵呵,比一个肩不能挑,背也不能扛,只懂得鼓捣竹子的糟老头好多了。”赵大叔倒也并不觉得害臊,耸了耸肩上的担子,故意大踏步地走了两下,只是就这样子显摆一下,也把他累得直喘。
“好你个喂狗的,有本事你别用俺老刘编的筐子,呼,呼呼,逞强吧,逞强吧,让你逞强吧,哈哈,喘死你。”看到赵大叔直喘的样子,篾匠大叔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还哼起来歌儿来。把一众村民看得大笑不已。
这次赶集,除了留下几个看家的,不管男女老少,大部分都来了。
除了这些肩挑背扛的人,队伍中还有几辆板车,往往都是板车上放满东西,一家人推搡着板车前进。
一行人,一边走,还一边谈笑着村里各人的家长里短,嘻嘻哈哈地,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二十里路,大家走走停停,从清晨出发,一直赶到日头接近晌午才抵达集市。
整个集市上闹哄哄的,已经有好几个村子的人到达了,大家都正在那里吆喝得起劲,见到这一只队伍来到,遇到熟人的则是纷纷打起了招呼。
张铁牛跟着众人一直来到了一处比较空旷的地方才停下来。这个集市已经形成了不知道几百年了,基本上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固定的地点,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人来抢他们的位置。
除了这些来自各地的农民之外,这县城里面也会有很多人赶过来,有些是来看热闹的,有些则是过来进山货的。
“山货,山货,买山货嘞——”刚一到达,便有村民吆喝了起来,而张铁牛则是放下担子,饶有兴趣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从来没有来过这种地方的他,所有的一切都透着一股新鲜的味道。
“憨子啊,喊起来嘞,不然哪有人来买你的东西啊。”崔婶交待张铁牛一句,便自顾自地喊了起来,“酸菜,酸菜,自家泡制的酸菜嘞……又酸又香的酸菜嘞……”
看着这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张铁牛不由哑然失笑,他这里继有毛皮还有肉干,却不知道该如何喊才好。
不过大家都这样喊起来,他不喊两嗓子却也说不过去,于是清了清嗓子,也学着大家的样子,大声地吆喝了起来:“兔子兔子,风干的兔子嘞……松鼠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拳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