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三章 董卓废君立献帝(1/3)
丁原甩甩袖子闪人了,董卓再次提起先帝遗命之事,各部大员却以朝廷初安为由纷纷劝阻,让董卓很是郁闷,整个宴会不欢而散。
随后董卓与李儒商议一翻后出园而行,却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之外往来驰骤。董卓问李儒:“此人是谁?”
李儒回道:“此人丁原义子吕布吕奉先,今日父亲在园中呵责其义父,想来此人定是奉其命而欲对您不利的。不如暂避之。”
董卓的羌人血统决定了他的武勇,肯定不会做这种逃跑暂避的事情。当下缓步出园,对吕布问道:“汝再此若何?莫非因私怨而欲杀朝廷命官呼?”
吕布跃马持戟遥指董卓道:“汝乃何人?竟敢擅提废立之事,今日席间竟辱吾家大人。莫非欺我并州无人呼?”
董卓傲然道:“先帝喜爱幼子刘协,欲传帝位之事满朝文武均已心知。汝父丁建阳未曾耳闻吗?外戚何进专权违抗圣意擅立刘辩,乃篡位之徒。今日我奉先帝遗命拨乱反正合曾有二心耶?到是汝父不尊圣命,如今又谴汝来寻吾,意欲何为?”随着董卓的话音刚落,负责守卫他的数百西凉铁骑纷纷赶到了温明园外,隐隐的将吕布包围了起来。
吕布无言以对,又见对方人多只得暂退。
吕布回转后和丁原细报了此事,丁原闻言后大怒。立即就要征讨董卓去,此时手下一将出班道:“主公,今日咱们是在京师重地,若引兵击之恐怕会留下污名。望主公慎之。”
丁原一看进言的是个帐下新人张辽张文远。不由得将脾气发在了他的头上,怒喝道:“董卓自仗微功,却不将我等放在眼中,如果凭先帝圣旨另立了新君,那其更要凌驾于我等之上了。汝何等身份,此时商议大事汝何敢多言?侍卫何在给我将此人乱棍打出军帐。”
吕布向来与张辽私交不错,而张辽也是吕布说项才入仕的,此时连忙劝道:“父亲大人莫要气恼,文远并无他意,还望父亲大人恕罪。”
盛怒之下的丁原连吕布的面子也没给,还怒喝道:“奉先,汝已成年矣,需多为父亲分忧矣,此等黄毛竖子勿要深交。我意以决,明日引军与之撕杀。都退下吧。”
吕布惺惺而出,自去安抚张辽不表。
次日丁原引军城外搦战。董卓大怒,引西凉铁骑出城迎战。而此时城中朝廷大员和城中百姓都已得到了消息,不少有身份的人都蹬上城头,观看两只铁骑的对战。负责守卫洛阳的御林军早已听闻西凉铁骑的威名,今日正好看个热闹,反正两只军马都是驻扎在城外的,自己只要紧守城门即可。两军对圆后,丁原当着诸多观众怒喝道:“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董卓还未说话,李儒抢先拉了拉他的袖子,随后自己开声说道:“在下李儒,乃西凉刺史别驾从事。敢问建阳公,国家不幸之因,只有阉党吗?外戚弄权也为国家弊政。本官先有守土西凉之责,后有北邙救驾之功。此翻尊先帝遗命改立新君,乃顺应天意之事,与朝廷何乱之有?汝乃一外臣,旧日为外戚派系之人,无圣旨无诏书,只尊外戚乱言即带兵入朝,今日却沉兵京城之外,才是判臣贼子之所为。”
丁原强辩道:“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何言废立?”
李儒笑答曰:“今上年幼,却驽名远播,何来聪明仁智之说?况且少帝继位后,大权均为外戚把持,终酿成洛阳之乱,公卿家宅损毁数家,百姓死伤无数,皆外戚失德之兆。今日我家主上,奉先帝遗诏改立新君,乃是遵从圣意而为。”
丁原论口才怎么会是李儒的对手,被驳的无法在言,旁边吕布看着着急了,纵马而出喝道:“多说无意,不若手底下见真章吧。”
只见此时的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威风凛凛,煞气腾腾,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真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啊。
丁原气恼吕布抢了自己的风头,低声苛责了句:“汝何敢带吾出言?莫非欲让诸侯笑我丁原是无理之人吗?”
吕布郁闷无语退了回来,李儒见此情形却是心中一动。
随后丁原挥军向攻,董卓也率军向迎,两只铁骑立刻展开了对冲。凭心而论,并州铁骑还是不错的骑兵。但是有句老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并州马匹虽然也算不错,但是较西凉马来说却略微矮小了一些,而且在冲击速度上也相对慢了一些。这些先天条件决定了两军一经接触并州铁骑立刻处于下风了。而且丁原此次全部兵马才不过20000铁骑,而董卓此次出阵就带了铁骑40000,数量上的优势另西凉军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眼看着自己的军队面临溃败,吕布却肩负起了救世者的使命,越马纵戟杀向敌阵。所过之处立刻卷起了一阵血雨,那些西凉铁骑虽然精锐,但是在他的方天化戟面前却有如一丛枯木腐草一般,被轻易的撕成了两段。他身后的并州精锐,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稳定了情绪掌握了节奏,随着吕布趟出的路,追寻着他的脚步,杀向了对面的西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华夏三国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