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22 猛将复出·有谋终究胜无谋(1/3)
当日联合项羽、朱儁以三面围城之计攻陷宛城之后,孙坚因为朱儁的保举而被授予了别部司马的职务,仔细算起来,却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这五年以来,相比起项羽的一味蛰伏不动,孙坚却一直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因其战功显赫,东汉朝廷先后晋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外加“乌程侯”。此番董卓专权、祸乱朝纲,孙坚联合袁术参加了诸侯联军,征讨董卓,在十八路诸侯里,他算是表现得最为积极的一股势力,只因为孙坚一心只想匡扶天下!
其实在离开江东之前,孙坚的弟弟孙静就曾经好言相劝,说“大哥您领长沙太守,雄踞江东;董卓他在洛阳专权,肆虐西北,天各一方的,您又何必去赶这趟子浑水呢?就趁着诸侯和董卓大乱的时候,我们哥俩儿大力发展江东,岂非千载难逢的……”,只是孙静这话还没说完,孙策就朝着自己的父亲请命:“父亲大人既然去意已决,还请让孩儿跟随!”
眼看着满脸犹豫不决的弟弟和一脸刚毅决绝的长子,孙坚朝着孙静摇了摇头,又朝着孙策点了点头,父子俩一同踏上了北上讨伐董卓的远征!
这也就是孙策随父出征的原因,再说项羽此时见到年仅十五岁的孙策之后,由衷地赞叹于小小年纪的后者所展现出来的风采和气度,听说孙策是孙坚的儿子,项羽既感到有些意外却又感到合情合理:意外的是,面前风姿卓越的的少年竟然是故人之子;合理的是,也只有像孙坚那种盖世英豪,才有可能养育出这种虽然还不及弱冠却已经敢正面和自己对峙的麒麟子啊!
唉!
项羽虽然早就知道当年的战友孙坚已经是长沙太守外加乌程侯,而他自己却还是公孙瓒部下的一个“无名小卒”,但是项羽也没感到太多的感慨,毕竟这些年来他一直克制着自己去遵循张良遗留下来的五策,如果他西楚霸王有心,别说是一个公孙瓒了,就算是十个公孙瓒也早被他做掉了!只是如今看到孙坚竟然有这么一个犹胜其父的儿子,项羽却由衷地一阵感慨:如果自己有儿子的话,也应该有这么大了吧!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比起这小子来,孰优孰劣呢?
“诶!我说你,唉声叹气的,莫不是对我孙家有所成见?”报出自己的姓名之后,孙策本来已经打算转身离去,毕竟他也没工夫去核实项羽的身份,只是他还没转身,自顾自得感慨中的项羽却不自觉地轻叹一声。孙策听到这声轻叹就浓眉一皱,逼视着项羽双目的同时,孙策大声喝问:“莫非你小子也是因为家父是武将出身,所以看不起他吗?哼!今天你要是不把话给我说清楚,休怪我孙伯符要你好看!”
要我好看吗?呵呵……还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啊!
少年孙策虽然武勇,却到底因为年纪的关系不可能是项羽的对手,项羽也不会怕这少年,只是万一和孙策打斗起来而招引过来其他有心人的话,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
“文台有没有跟你说起过:大概是五年前吧,他名震天下的那一战?”
“……,宛城之战?”
“不错!宛城之战!当时,黄巾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但是黄巾贼的最后余党却还齐结在宛城,因为朝廷拒不受降,他们坚守宛城,一时间,即便是朱儁朱大人的大军也攻不下宛城!”项羽才说到这里,孙策就如数家珍得接过话茬:“当时适逢家父率众赶到宛城,于是和朱大人商定下了同时间齐攻宛城南、西、北三门的战术,由朱大人率主力攻打西门、家父主攻南门,攻打北门的则是……”
“是我!我是说,负责攻打宛城北门的是我的结义大哥项鼎项克己,我关羽关云长则是项鼎项克己的义弟!”呼……差点就露馅了!眼见孙策还是半信半疑得瞪着自己,项羽连忙半真半假得继续说道:“当初适逢其会,也因此,五年之前我就曾经见识过令尊大人的风采,‘江东猛虎孙文台’,名不虚传!所以方才听你自报家门,我不免有些感触: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什么柳啊江啊的,有必要这么感慨吗?”孙策虽然武勇,平日里却最讨厌这些诗词歌赋,一听到项羽的感慨,又见项羽言辞间确实没有侮辱自己的父亲和家门的意思,他也不管对方到底是项羽还是关羽,扫了项羽一眼便又要离去。只是这一回,项羽却伸手拉住了这小子,“喂!我说你小子,我和你老爸好歹也算是一起上过战场的患难兄弟,怎么说你也得叫我一声‘叔叔’吧?”
“放开手!”
“嘿!年纪虽小,脾气倒是蛮大……”项羽才说到这里,他的后半截话却不得不咽回自己的肚子,却原来他话还没说完,孙策就已经猛地捏紧右手,朝着项羽拉扯着他左手胳膊的手臂轰击过来。那一拳直来直去,毫无花哨,惊人的是:拳头从空中挥过时竟然发出了一丝丝轻微的气暴声。项羽不由得心神一惊,要知道这种挥拳如雷的气势并不光光是气势,还必须要有快到极点的速度才能办到。果然项羽才一心惊,孙策的拳头已经攻击上来,这一拳如果打实的话,项羽的整条右臂就算不是当场碎裂,也注定会废掉好几个月。所幸孙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国演义》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