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节拔刀相助(上)(1/2)
第三节拔刀相助(上)
这里是被帝国称作西域的地方,开发远要比帝国内地迟了好多。
这里是戈壁、荒漠和绿洲的组合,这里有一条通往西方的路,帝国公文里叫它驰道。帝国军队在这里驻扎的一个任务,是保护城堡外通向西域各地的这条驰道。
这是帝国通向西域以及更远的国家的唯一一条道路,也是西域各国和更远的国家与帝国通商的途径。
当几十年在帝国仁政外交的呵护下,吐蕃人“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起来后,他们发现抢掠几乎是无本而万利的“买卖”之后。抢掠就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
往日熙熙攘攘的各国商队马匹骆驼来往不绝的情景,今天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路抢掠的人马。
只有在帝国军队出兵保护的情况下,才有大大小小的商贾汇聚在一起,心惊胆战地做着利润巨大的生意。
抢劫的队伍成分很复杂,其中有吐蕃王廷正规的军队客串,有各个部落临时加入的马队,更有专业的抢匪,他们就是游荡在大漠的帝国和吐蕃王廷都要绞杀的绿林强梁。
今天生活在大漠的人,就象同样生存在这里的其他动物一样,有着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制约,而绿林强梁则是游荡在这个链条上的“饿狼”,瞅准机会不管是谁都会猛扑上去,从猎物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吞噬掉,这些人的身份或者为哪个国家所不容,或者在哪个国家做下了滔天般的罪行,所以也就成为各国打击的主要对象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国家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既然很少得到国家的关心,底层的官兵也就放松了对国家的责任心。通常以强梁的首领是那个国家的人为主,这个团队就和那个国家的军队表示亲切,而官军或部落的人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结交他们,通常是强梁和官军或部落首领同桌饮酒,而他后背的墙上就粘贴着他的通缉文告。
这些人能在这荒漠中生存,都有一身超人的本领,他们的事迹是人们茶余饭后在爱讲述的话题。人们谈起他们的时候,无不带着敬畏的口气。
在大漠从事强盗行业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他们是很多生活在这片大漠里各民族男孩子心里的英雄。很多男孩子梦想着,长大能成为他们那样驰骋大漠快意恩仇,过着“刀头舔血、来去如风”的生活。
第七镇也有自己的强梁朋友,第七镇真正的核心和领导者是房伯阚,房伯阚用他超人的武艺和做人的魅力,结交了很多这样的朋友。
但是房伯阚是很有原则的人,从来不让这些人进入城堡,他觉得让强盗进入官军的城堡,不管这些强盗是好强盗还是坏强盗,都是对帝国军人极大的讽刺和挑战,更是国法、军纪所不容的。他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在浩瀚的大漠和强盗朋友饮酒放歌,切磋武技。却不能容忍这些朋友进入他心目中的圣地、那已经露出破败的城堡。
没有房伯阚的日子,轻舟的确混乱过几天。但是,从小就受到严格训练的他,很快从混乱状态中解脱出来,每一天的生活也规律了起来。每一天天不亮就早早起来,先练习房伯阚传授的武功,一趟下来,热在锅中的菜饭也可以入口了。
吃过早饭,带上剩余的干粮和肉干,牵出“踏雁”,做每天的例行巡逻。巡逻的路线,以城垣为中心五里为轴线划一个大大地圆圈。
期间也不停歇地练习着房叔叔教授的本领,同时有些小型的动物成为轻舟箭下的猎物,高超的箭法让轻舟收获颇丰。有了这些猎物充做果腹的食物,节约下来的粟米和麦粒,就成为“踏雁”的“口粮”,轻舟对“踏雁”的宠爱,就象是对一个不会说话的朋友一样。
中午就着清澈的河水吃一口随身携带的干粮干肉。在下午夕阳西下时分,回到城堡。用过晚饭后,轻舟打开房叔叔留下的书籍阅读揣摩,来打发大漠中寂寞的长夜。
房伯阚的藏书多是军事方面的。字里行间有大量房伯阚自己总结亲历战阵所得体会的注批,战争在房伯阚的眼里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以往在年轻的轻舟的心里,战争不过是大人的游戏而已,当他真正领略到战争的残酷的时候,方认真地阅读这些能取得胜利的军事书籍。
其实,在房伯阚的督导下,轻舟很早就可以大篇地背诵那些军事论著。而今天结合房伯阚的注批,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分析这里的奥妙,竟能体会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轻舟开始以此次吐蕃人对堡垒的进攻作为资料,分析当前的形势。
此次吐蕃的突袭,先前没有一点征兆,在整理堡垒的时候,轻舟发现报警的狼烟已经燃起,可是种种迹象反映出,城堡没有得到支援,这是超乎常理的,与第七镇相邻的几座堡垒的帝国军队的指挥官,都是是很亲密很友好的朋友。没有不来支援的道理。
过后,轻舟也曾前去研看,发觉那几个堡垒在同一天也遭到了突袭,而且损失惨重特别是兵员的伤亡。这和轻舟所经历的以往几次的“反抢掠”战斗不同,这次吐蕃人的进攻有明显的组织和预谋。
那几次吐蕃人注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帝国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