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46、暗流涌动(1/2)
通过南诏来牵制吐蕃,真是大唐下得的一招好棋。这一手,犹如画龙点睛,大唐的满盘棋,顿时就活了起来。
现在,吐蕃与大唐王朝对峙的局面,突然就被打破了。
二十年了,为了争夺这个军事重镇石堡城(现青海西宁湟源),大唐的安西大都护、陇右节度使都换了好几拨将领:李祎、李林甫、皇甫惟、王忠嗣;虽说石堡城反复易手,大唐却始终无法彻底抓牢,只能反复争夺。
打下来,守不住,抢走了,又进攻。
可自从南诏大军驻防铁桥城,隔河威逼吐蕃神川节度府之后,大唐的南诏与安西都护府对吐蕃就形成钳夹之势。南诏的这个进攻点,吐蕃不得不防了。
因此,哥舒翰拿下石堡城,不但站住了脚,而且继续大踏步向吐蕃纵深推进,连拔洪济、大漠二城,又把黄河九曲部落全部收复,战况异常顺利。
为何大唐这次的进攻有这样厉害?难道只是哥舒翰神勇,或者以前其他的将领都是笨蛋?
非也!
吐蕃的一部分兵力,已被南诏大军牵制在了神川。无法再举全部的兵力,来对付河西、陇右的官军了。
吐蕃固守前沿的碉堡,已经被摧毁。从此,吐蕃东进黄河腹地的跳板,就被拆掉了,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再看南诏喜人的发展形势:北边,在战略上形成了合围吐蕃之势;南边,与文单国、女王国的合作交流也在不断加强;文单国的王子岩孛拉罗都已经赶着大象,在去大唐长安进贡的路上了;西边,骠国国王雍羌也在加紧排舞练曲,争着要去大唐长安献舞奉乐。
这么好的形势,唐玄宗当然是高兴得做梦都常常笑醒了。
可是,大唐朝廷里,有几个人却暗地里不怎么高兴。
首先一个,是剑南节度副使,鲜于仲通。
他可还是个副使,等着转正呢。
用什么来转正,当然最快的,就是用边功了。
唐玄宗比较喜欢有边功的将领,很多有了边功的将领都得到了快速的升迁和重用。这其实也没有什么错,军人嘛,就是要能够打仗。打仗嘛,谁不想立点功!
可是,有些人却因此动了歪念头,打起了大唐羁縻州和藩属国的主意,想在这里做点文章,立一些所谓的边功。
鲜于仲通就是这么想的一个人。
可是,他去哪里找边功呢?
自从南诏归附大唐后,剑南节度府已经没什么边了,此时的南诏把他的枪尖几乎折了去。
现在大唐西南方向最边的,已经是南诏。直面吐蕃和中南半岛各部落的,也是南诏。南诏已挡在剑南节度府前面,抢了风头,大展威风。几乎没他鲜于仲通什么事。
在邛州的西北边,虽然剑南节度府与吐蕃也相接,由于山势陡峭,悬崖绝壁,地理环境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鸟都不飞,鬼都沒有,哪里有什么边功可寻。
剑南节度副使,这个“副”字,如何去掉?鲜于仲通很是烦躁又怨恨呀!
他烦躁的,是南诏抢了他立边功的机会;他怨恨的,是郭虚己在皇帝面前参了他一折,堵了他的官路。
鲜于仲通没有直接升任成剑南节度使,他认为是御使大夫兼任蜀郡大都督府长史的郭虚己在捣鬼,认为是他在争权夺利。
争权夺利,争权夺利。争权的目的,为的是夺利?郭虚己五代忠臣,视钱财如粪土,他利益看得极淡,会在乎这点权?如果非要说他是争权,那他争的这个权,是在为老百姓争,为大唐民众争,为国家争的。他要夺的利,也是夺给民众,夺给国家的。决不像某些人,是为自己。
鲜于仲通就是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鲜于仲通当然是不会甘于寂寞的。
他先是派人去京城找已经是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的章仇兼琼,那是他的好朋友,老上级。章仇兼琼做过剑南节度使,有很多感受和情感,容易沟通。
来人找到章仇兼琼,就把鲜于仲通想要做点事情,立点边功的想法和章仇说了。
此时,章仇兼琼正在和李林甫争宠呢,他正需要一些成绩来赢得自信。
因为此时的右相李林甫,兼任着安西大都护,担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虽然是皇帝唐玄宗亲自钦点出战的,可是属于他的部下战将,他正在安西抗击吐蕃的战斗中节节胜利呢。
章仇兼琼也希望剑南节度府能做点成绩出来,在推荐鲜于仲通时,也是有过动议的。
章仇想,剑南节度府想做点事业出来,那还不容易,小菜一碟嘛,只要把自己当时做的事情重新捡起来继续做,不就行了。
章仇兼琼指的“捡起来继续做”的这个事情,就是继续建设步头路,继续把安宁盐矿从南宁羁縻州手中抢过来,自己干。
话说这个时候,也活该寸氏部族倒霉。运气就会有那么好,担任姚州府都督的寸彦征,恰好这个时候死了,这可是剑南节度府换上自己同志的好机会呀,这样就在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锦乐八千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