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37、赐婚(1/2)
郭虚己视察完南宁州后回到京城,向唐玄宗汇报了南宁州消息,唐玄宗听了后,甚是高兴。先是赞扬郭虚己郭御史大夫栉风沐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为国操劳,精神可嘉;后又夸赞南诏王皮逻阁,诚实可信,办事可靠,推荐的南宁州都督人选寸守隅少年老成,做事沉稳,工作踏实。
唐玄宗觉得应该给南诏王皮逻阁表示点什么,他想起了国子监下棋的那对少年,那时多么般配的一对呀!
于是,唐玄宗召见了宗亲郡王李瑀,要跟他提女儿李翠婚事的事情。
郡王李瑀,是唐玄宗大哥李宪的第六个儿子。唐玄宗的这个皇帝,就是大哥李宪让给他当的。所以,唐玄宗很是感动,不但对大哥生前一直很好,而且在李宪大哥去世后,也一直对大哥的十多个孩子特别爱护。尤其这个李瑀,唐玄宗更是分外喜爱。
李瑀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才,诗词功夫也相当了得,又长得一表人才,潇洒英俊,所以很得唐玄宗赏识,很早就被封为陇西郡公。
这汉中王李瑀,听说皇帝大驾光临,大喜过望,急忙领队出府,老远前去迎见。比较好笑的是,这叔侄俩见了面,就如兄弟一般,拉手扯袖,拥抱嬉闹,完全没有考虑辈分、君臣的身份,叔侄俩无话不说。
可能大家要奇怪了,古代皇帝不是很注重君臣礼节的么?能这样随便吗?其实,唐玄宗对喜欢的人,是不会去考虑礼节的,首先是他自己不注重礼节,别人才敢不注重礼节。
唐朝是一个很重视对外开放的一个朝代。妇女完全可以单独在大街上随便走;那个时代,女性穿着也是比较大胆的。
所以,真的莫要怀疑唐玄宗关于礼节的问题。唐玄宗是唐朝最开朗、最随意的一个皇帝,对于喜欢的人,很少去考虑辈分、君臣。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不会太装逼。
你看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就明白他们心中可以忘了对方的地位与身分。差那么多岁数,照样打得火热。所以,唐玄宗没什么不敢的,他的心态,有多么年轻、多么率性。再看他对高力士、杨国忠,也是很交心、很随意的。所以,对侄儿汉中王李瑀,出现这种情况,没什么好大惊小怪。正所谓,年龄不是距离,辈份不是障碍,君臣不是问题。
“贤侄,小女翠翠是不是该找个人家了?”一见面,唐玄宗就直接问。
“皇上,你见着翠翠了?”李瑀问。
“我不但见着了,还见她蛮横耍赖呢。”唐玄宗说完,呵呵呵笑了起来。
“她在国子监修学,你怎么会见到她蛮横耍赖呢?”
“贤侄呀,这你就不知道啦!你也没有必要知道啦,我也不会告诉你啦!但我今天想告诉你的呀,就是翠翠可能喜欢上一个小帅哥啦!”唐玄宗在“啦啦拉”地卖关子。
“皇上,你看见她和一位小帅哥一起?”李瑀有些紧张。
“是呀,她和一位小帅哥在一起。就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皮底下,她正在欺负那位小帅哥。”
“哎呀,你就不要那么烦人啦,做皇帝的人,怎么那么唠唠叨叨,是什么就直接说啦。”李瑀已经不耐烦了,就这样直接开撕皇帝叔叔唐玄宗。
作为皇帝,原以为,高处不胜寒,却不想可以有这么一个可以直率交心的人,真是幸福呀。原来,有时候被别人喷,也是一种幸福!
唐玄宗呵呵笑着,就直接说了。
他先是夸了那个南诏来的叫凤迦异的帅哥,他的机智,他的睿智,他的诚实,他的宽容;然后又夸了他的一表人才,翩翩少年。又说他刚封鸿胪少卿。最后就说了国子监下棋被公主刁蛮欺负的事。
“贤侄呀,我看这俩孩子呀,是你有情,我有意,不如就让朕赐个婚,成全他们吧?”唐玄宗在征求郡王李瑀的意见。
“皇上,这南诏国也太远了,我不舍呀。”李瑀有些心痛。
“贤侄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难得人家你情我愿,我们就成全这桩美事吧?年轻人的心,伤不起呀!”唐玄宗真是儿女情长。
“可是,那地方真的太远了呀!”李瑀还是有些不放心。
“贤侄呀,远还是不远,不在距离,在于心。”唐玄宗开导道。
听到皇帝都这样说了,李瑀只好就驴下坡:“既然皇上都要准备赐婚了,我又还能说些什么呢?”李瑀终于同意了。
古代的婚姻,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翠能够和凤迦异一起修学,相互认识,互生好感,互倾情愫,产生爱情,应该已经是很幸福了。
八月的南诏,桂花开得好香;天上的月亮,也是有史以来最圆的。这皎洁的满月,或许预示着南诏未来的美好。
首先,他们收到了来自大唐皇帝唐玄宗的敕书,这个《敕云南王蒙归义并都知兵马大将军阁罗凤书》,是这样写的:
敕蒙归义并太子阁罗凤:鸿胪少卿凤伽异,系南诏王长孙,人品贵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今已至弱冠。今有汉中王李瑀之女李翠,值及笄之年,品貌端庄,秀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锦乐八千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