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六十章 惊喜(1/2)
鄳县北依豫州汝阳郡,东靠豫州弋阳郡,南邻荆州江夏郡,西接荆州义阳国。单看茶叶,义阳国独占地利,其他三郡都不是封国,可以图谋。江夏郡紧邻义阳,茶叶不是定点生长,江夏郡亦有所处。这块地方行政区划不明显,指不定哪座交界处的高山无主。
文宓在地图上大体划一道线:“谷雨之后新茶渐老,正好可以借机游览名山大川。指不定哪处乡野遗泽便有惊喜。”
文宓的手指落在鄳县、义阳与江夏郡钟武县之间。
甄德立刻会意,据鄳县县长禀报,浉水起源于江夏郡内高山,由三县交界之处经白石谷、贤隐湖往北并入淮水。白石谷一带高山林立,沟壑丛生,湖潭众多,附近茶树众多,因其险要,人烟稀少,正可以用作一番,钟武县确实是个好去处。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这个简简单单的谜语流传甚广,说的是大众眼中的智慧之神诸葛孔明。不是诗的一首诗,第四句讲诸葛丞相的功绩,第三句说起孔明先生的才干,第二句表现卧龙先生的霸气,第一句表明身份。
文宓自小便会背这个谜语,将诸葛卧龙视为天神,虽说长大后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治国方针很不感冒,并没抹杀对诸葛先生敬仰,来到晋国以后,文宓一直想到南阳走一走,看一看诸葛先生躬耕的土地。
南阳位居荆襄要冲,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这里自古地灵人杰,范蠡、张仲景皆出于此,光武帝在此发迹。自襄樊之战后,南阳承平数十年,无数名士高人依旧躬耕于此。
李白说的对,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这里便是一副世外桃源景象。
甄德在南阳逗留两日,他交游甚广,四出会友,与满腹经纶的名士聚饮清谈。
文宓肚子里没墨水,听不懂也懒得听,自然不会往跟前凑,抽空跑了趟卧龙岗,没拜访到诸葛后人,也没遇到水镜先生,只参观了一处据说是卧龙先生故居的茅草院落,风雨数十年,院落早已破败,茅屋也已坍塌。文宓来的不是时候,院中的枣树刚刚发芽,想寻个纪念品带走都是奢侈的,只好悄悄玩个自拍留念。
文宓没带小叁护卫,也没带随从,独自一人在山野间游逛到日头西斜方回。
下榻的馆驿里仍有访客,文宓这两日见多了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名士,下意识敬而远之。
甄德会客有些乏了,看文宓回来便准备送客。
座上宾客顺着甄德的眼光看去,看到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郎君,他已从友人那里得知文宓的身份,开口问道:“甄公,那位新入门的小郎君可是无用山人的弟子?”
“正是,水源先生认得他。”
水源先生沉吟一下:“在下不认得他,早年却与无用山人有一面之缘。不期在此遇到故人子弟。”
甄德心中疑惑,还是把文宓唤来,给他二人介绍:“水源先生,这便是无用山人高足文宓。贤侄,这位是名士王珈王当远,人称水源先生。”
文宓听得仔细,连忙见礼。在脑中翻检一番,从未听说过此人,再看容貌,约有五十多岁,须发皆白,枯瘦的身体套着一件宽大的禅衣,文宓不认得他,不知他有何见教。
王珈轻捻胡须:“不愧是世家子弟,果有乃师风范。”
文宓闻言一愣,被夸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生过奖,在下愧不敢当。”
王珈见甄德没有开口的意思,只好自我介绍:“老夫早年曾与尊先傅相识,同游此间,相交甚笃。”
文宓拼命眨巴眼,想不起由此人,偷眼看甄德的表情,看他也是满脸好奇,不好应承:“请先生赎罪,在下追随家先傅时日尚短,未曾听家先傅提起。”
王珈点头道:“尊先傅交游甚广又英年早逝,你尚且年幼,怕是我老友来不及跟你提起。”
文宓听着觉得奇怪,怎么感觉这人有顺竿爬的喜好,不知这位为何攀亲。
王珈见文宓不接话,不好再说,见他眼睛瞧着桌案,指着桌案上的一物,问道:“此乃乡间野果,尊先傅可曾提起?”
文宓只是在思索,没注意到桌案上的物品,顺着他的手儿瞧,发现一个碟里放着四个猕猴桃,顿时眼前一亮。
王珈察言观色,知道他认得,笑着拿起一个:“老夫此次来会甄公,无以为礼,特备几个珍藏的野果,你来尝尝,可能入口?”
长者赐不敢辞,文宓伸手接过,向甄德请示。
甄德桌上也有,却并没有品尝,见文宓接过,便让他吃。
文宓知道刚才露了相,不好再推辞,在旁边桌案坐好,让仆役取过两个空碟来。
猕猴桃好吃,吃起来却麻烦,毛多,难剥皮,不能在斯文人面前吃得满手汁液。
文宓取出丝帕擦掉表皮毛刺,再用匕首将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晋缘如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