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西湖十九年(1/3)
淮河流经金陵帝京,如一条白玉如意,早春的雾气笼罩帝京,坊间已有人们起身劳作,市间也有贩卖早货的商贩,这儿正是人间烟火之地。所谓“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河间岸旁的贡院正是王朝士子追逐理想的第一步。自安聿王朝百年前迁都至此后,出过无数国之栋梁。
这是文人心中第一的天堂。
中原王朝,礼仪之邦,读书人何其多?
江路云此时人却在杭州。
此地极美,天下至景,乃文人第二天堂——西湖。
在西湖东南边上有文人士子界的国宝级书院——吴山书院。书院中又有国宝级人物天下巨儒——范鸿钧,据可考记载,江路云在书院中也没认真读过一天书,他自诩就是个只会写风月诗的二流人,读不懂圣贤道理。烧了安庆宫的万卷阁后倒没再起歪念头,只不过在书院肚子饿了,常常烤鸡,孔圣人的画像油乎乎,黑漆漆——
熏得。
范鸿钧老先生风度极好,从不骂人,他只看一眼,江路云便知道自已该去哪儿面壁思过。
要说安聿王朝,文人们实在活的太幸福了,天下最好最美的地方都给他们占了,连皇帝李昭最喜爱的也是太湖的石头、西湖的柳不是?
常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那更是把全部的高冠都扣在了一个人的头上,那些边塞流血的将军士兵们难道都是吃白饭的?江路云好歹是定西玩沙子长大的,初来吴山,根本不吃范老先生那一套,老先生一瞪眼,他就脚底抹油跑的比谁都快。
冠礼后再未回过吴山,此次和范老先生告个别,以后也不会再见了吧?范老先生听了这话终于眉毛动了动,道:“老夫还能挺个几年。”
江路云敬了恩师上好的碧螺春,西湖的龙井也该喝腻了。江路云道:
“老范,那守墓的老爷爷还好吗?”
范先生喝了口碧螺春,碧螺春又叫“佛动心”,香的吓煞人,范先生想了想道:
“还是老样子,都十几年了吧,能怎么变?”
范鸿钧没提那守陵的老头这两年来也没那么邋遢了,以前的十几年他终年累月就守着西湖边上一方小小的墓碑。连个墓丘都没有的墓碑。碑上一字都没有,怪的很,他也不知是哪儿人,别人要跟他说话,他也说,但说的大多人也听不懂。穿的破破烂烂,又是胡须满面,披头散发。臭到不臭,谁让西湖有灵气呢,一年中雨水多的很,把这老头冲的干干净净——下雨,依旧守墓。
这几年倒是真的有些变化,老头还是守墓,但头发胡须长了也知道剪,衣服破了也知道补,这时大家才看清楚了他的脸,原来也算不上特别老,至少比范先生年轻。脸上也莫名的有了一些精气神,不似之前的十几年那么颓废了。
最奇怪的是他背上多了个东西,天天背着,远处看还以为墓碑干脆背身上了,近看更是不可相信——那竟然是一把刀。
刀有刀鞘,老头背的这把却没有,破布一缠,背上一放,西湖边都是些读书人,开始被他吓坏了,过路的也有江湖人,有点眼力见的人认出来了,远远指着那背刀的怪老头道:
“你看,他像不像那个殷开山?”
旁人一惊道:“你疯了?殷开山?”
“我也觉得不可能,不过说真的,我二十几年前在蜀中客道可见过殷开山。我的天,那一年,他可是飞剑上蜀山,独战峨眉群雄···”
“别吹牛了,你那时才八九岁吧?”
“不是我骗你,你要是看到那一幕,就绝对忘不了。想当年他简直声名大过天,是江湖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你听过那个齐沧海吗?在泰安十招内打败了了高手榜第七的陈况,吓得齐鲁豪杰大气儿都不敢出!听说人家找遍了整个安聿王朝就是要找殷开山啊,可殷开山都销声匿迹十几年了。他当年说什么‘天青夜白,再不出剑’,还回了黔南自己折了剑···”
“等等,我怎么觉得你越说越像在说书?”
“这个嘛,没有八成真也有六成不假吧?”
殷开山,这名字二十岁以下知道的人几乎没有,三十岁以下的也许听说过,但是混江湖有段日子的人都绝绝对对记得这个名字,殷开山,在他那个年代中,剑神、剑圣、剑仙、剑狂全都是他,简直成了神话。有人都把他和飞了仙的陆九鸢比了,这还不是最大的褒奖吗?
天下第一,十几年前的天下第一啊,会是这个在西湖边守墓了十几年的老头子?
人们都说物极盛则衰,人走到了顶峰,往哪儿走都是下坡路,殷开山在顶峰一站就是快十年。
十几年前的好汉们也不甘心啊,成群结队的挑战殷开山,殷开山一把轻吕又刺破多少江湖梦?拿剑的变拿刀的,江湖人连匕首都不敢带在身上,生怕殷开山四处找剑客决斗,找上了自己。
奇怪的很,按理说这种人心高气傲,如果不是遇着了个更厉害的剑客,怎么会收手?那时传说比殷开山厉害的人还真有,可惜是个北燕人,可还没等殷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湖客麒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