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14(1/2)
母的。”看到我点点头,她将手腕上的手镯拿下来,递给我,“这个手镯是我母妃给我的,现在送给你的孩子了。”
手镯的种质细腻通透,颜色鲜阳纯正,虽比不得未央宫的金银首饰名贵,但若戴在女子手上,也能衬托出几分古典灵韵。我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接过来,说:“有你这样的义母,若是个女儿,一定也是松柏之质。”
她这才破涕为笑,又与我说了许多话,都是在描绘未来美好的画面。
大婚那日的盛大自是不必多说,只是驸马爷全程黑着脸,看上去倒是颇为有趣。
我和皇上说:“完了,臣妾让温相去劝他的,他以后不会上书弹劾自己老师吧。”
闻言,他也是摇摇头:“说不准。”
后来的日子里,的确有好几封弹劾丞相的奏折递上来,但是皇帝自觉不好意思,便都压了下来。为了安抚温昱禄,我建议他在批复上写:朕不知如何疼你,方能报答卿之忠诚。
他一开始不太愿意,但是我日日在他耳边唠叨,各种引经据典,什么亲贤臣远小人,什么江山易守忠臣难得……直到某天我亲眼看见他写上了这句话才作罢。
他无奈地叹气:“皇后这些都是和谁学的。”
他大概忘了,一开始是他先将我独自一人留在东宫,让我多看书多练字的。
也许是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吧,他总是希望我能多看些诗书,然后变得满腹经纶,诗情画意,一如真正的卿卿。我又何尝不知这些,但是能与谁说呢?又何必说出来呢?
彼时后宫也添了几十位佳丽,这意味着我每天都要早起听她们请安,然后一起到太后那里请安。太后娘娘自从移居永安宫以后便整日吃斋礼佛,为国家祈福,为皇帝祈福,可能也有为我祈福,因为她每次见到我来,总是让我陪她抄写佛经。
晚上还有一次请安,这让我差点想称病不起,废除这项制度。但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若是不请安,皇上估计又会收到司天台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无非是彗星冲撞、大凶之兆……但凡长眼睛的人都知道他们在说谁,他们偏要神神秘秘的,一副故弄玄虚的样子。
我在皇后的位置不过数月,司天台就寄了一封信,言之凿凿,句句指向未央宫。皇上龙颜大怒,朕的皇后还身怀六甲,就有凶兆,这怎么忍得下去……然后冲到司天台,发现我在这里学习他们分析星象,给未央宫分析出了大吉,便和我一起开开心心地回未央宫了。
他现在不能日日来未央宫陪我了,因为按照本朝的规定,每夜要到不同的嫔妃宫里宠幸嫔妃,月初从低位到高位,宠幸过一遍再从高位到低位,若是一个月内有剩余时间,方可自由选择。但是他是真的放心我,因为每次到我宫里来,他总是会带上奏折。
我说:“后宫是不是不得干政。”
他头也不抬地说:“明白就好。”
那你带这么多奏折来干嘛!去其他宫里就是情意绵绵,在我这里就是焚膏继晷吗!
“上次温丞相对皇上所言作何反应?”我强迫他停下手中的批复,问道。
不提还好,一提他便怒不可遏:“朕好言好语,谁知他根本不领情,在朝堂上多次刁难朕,直言忤逆朕,朕的面子都没了,早晚要杀了他。”
毕竟是因我而起,我见状况不对,连忙劝道:“皇上何必动怒,君主仁爱则臣子直率,多少君主能够得到直言进谏的臣子,哪个不是虚心纳谏才能成为一代明君。”
话虽这样说,其实我觉得,温丞相不过是因为看见皇上说这种话沾沾自喜,以为皇上将他当作宠臣,才敢这么放肆。
但是听了我的话,他明显很受用,继续批复手里的奏折。
我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有一种他真的能成为明君的感觉。
毕竟要杀温丞相,他只不过是说早晚要杀了他,没有当场发怒直接下旨,而是忍了下来,仔细思考对错。也许只有帝王,才有这种气度吧。
但愿我以后的孩子,能以他的父皇为榜样。
夜深了。
我看着身边熟睡的皇帝,叹了口气。与他共枕而眠多日,我了解他,至少一时半会儿是不会醒来的。
于是我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将他的被褥盖好,到桌边点起了灯,往奏折看去。
近日边疆战事告急,皇帝日夜忧心,想来其中一封就是批复战事的。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生怕将它们的顺序弄错,终于看到一封奏折与边疆战事有关。
我思虑良久,想将它藏起来的心思越来越强烈。
当年婉贵妃和她的儿子被分到北部边疆,此时已经快支撑不住,倘若朝廷迟迟不派援兵,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我也不想真的让外邦攻破边防,只希望能让援兵迟一点去,至少让他们受到点惊吓。
否则,怎么报明儿的杀身之仇。
正犹豫不决之时,身后突然传来声响,吓得我手中的奏折掉落在地。
“皇后可是睡不好?怎的半夜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将倾世》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