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44章 马背上民族进化(1/1)
话说令妈妈装扮成喜妃,端坐在婚床上。小夏王被喜妹点了穴,呼呼大睡了三天三夜,侍卫和大臣只当他喝多了,也没太计较。
倒是令妈妈每天涂脂抹粉,涂着厚厚的脂粉,抹着红唇,故作姣态,倒也蒙混过关了。那个夜姬反而蒙了圈,怎么小夏王口味如此之重,娶了半老徐娘。
令妈妈故意向夜姬传递了自己不能生养的事实,夜姬这才放了心。加上语言不通,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夜姬长着一张狐狸脸,出生在夜郎自大的夜郎地区,从小没有读过书,每天只是在后宫作威作福。令妈妈读过三字经,有时也教宫内的小王子小公主们诵读诗文,夜姬慢慢对她放松了警惕。
小夏王被喜妹点了穴醒过来以后,眼睛和命根子不太好用了,所以,没有辨认出此喜妃已经非彼喜妃。命根子不好用了,有时在令妈妈这里过夜,也只是草草了事。
夜姬反而满心欢喜,有时还给令妈妈送些糕点。令妈妈也会回送自己绣的荷包等刺绣。后宫倒也相安无事。令妈妈跟夜姬相处一来二去,还把夜姬最小的公主平衣认做了干女儿。令妈妈叫平衣认识关内的汉字,学简单的三字经和诗经汉文化。
平衣心中埋下对关内文化的向往,还嚷嚷着要跟令妈妈回关内玩。令妈妈风韵犹存,糊弄小夏王还是绰绰有余。对于平衣,她则是用了真心。看到平衣越来越依赖令妈妈,有时还会在令妈妈帐中过夜,夜姬和小夏王倒也没有阻拦。时间一晃一年过去了,关外路途遥远,令妈妈对平衣说,自己的家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平衣还小,等长大一些,干娘就带她回关内见识见识。
她为了一拖再拖喜妹逃走的事实,一直选择在夏部落安分守己,让小夏王对她放心。另外,她也跟理壬将军的夫人里梅说了喜妹“偷梁换柱”事情,请她帮着保守秘密。两个关内的女人也时常来往。
一年两年过去了,令妈妈也想家乡,想丈夫和儿子。为了喜妹,她宁愿选择继续留在夏部落,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小夏王,教给夏部落关内的纺织技术,组织女人们在一起织布,做蜡染。夜姬也觉得有意思,跟里梅纷纷加入纺织队伍。
期间,喜妹曾放出信鸽跟她交流通信,她回复喜妹,“平安勿念”。令妈妈用自己的智慧感化着小夏王让他不要用征战的方式对关内的部落。要学习关内好的农业知识,对于马桥部落进贡的粮食,她组织牧民在适合的地方进行种植,夏部落也逐渐开始进入农耕和纺织的时代。她还让人从马桥部落捎来蔬菜种子,在夏王后宫种植白菜萝卜青菜。
小夏王也逐渐喜欢上这位涂着厚厚脂粉化着浓妆的“喜妃”,在她身上,他感受到一种母爱和温暖。
令妈妈还让小夏王从马桥部落请来教书先生,把夏部落里的适龄孩子们组织起来,办起了学堂,学起了关内的文化。
她还建议小夏王选择在河流旁边建固定住宅,也是从关内请来工匠建起夏王府。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逐渐安稳生活下来。开始学习男耕女织,横读传家。小夏王时代,是夏部落外出征战最小,臣民生活最安定的时代。
不想错过《喜妹与兰先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