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4章 强力推行改革,辽南更进一步(1/4)
武进终于有时间开始下气力严肃军纪,整治吏治。他确实被归德节度使李重进的“无为”管理效果惊到了。很难想象如果辽南也如归德军一样在管理上千疮百孔,会出现怎样可怕的后果。回来后,武进便召集管理层开会,初步提出了职权分立的想法,即军权、政权、法权分立,算是在想法上先抛砖引玉。
武进前世是个商人,之所以小有成就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和管理相对宽松的时期,因此对于政治并不怎么关心。后来生意发展起来了,有更专业人员的加入,武进更不用花费精力,顶多是有空闲时看看新闻而已,所以他对地方政府治理的了解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国家治理就更不用提了。
既然不知道,那就让能悟明白的人去思考,这就催生了回来后的管理层碰头会。毕竟是临时组织,一时间众人也拿不出什么具体的方案,因此下次的全体大会才是重点。
建隆二年七月初一,辽南都护府第一次政务管理人员大会在辰州城正式召开。之所以选择辰州为主会场既因为与旅州(原名苏州)、开州距离相仿,又是防御城墙的终点所在,除了开会还可以顺带着组织验收和对玄武军阅兵仪式。
会上,武进又重新提了这方面的想法,他的意见是都护府是辽南地制度和政策制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两年组织对律令和政策做出一次全面补充和调整。对于律令变更和政策制定前要由各行业、阶层中民选代表充分参与讨论,再由地方管理人员大会研究确定才能报都护府审核颁行。颁行前要向全体百姓公告,公告内容附带着代表们提出的意见。
百姓了解代表的意见,就易于甄别意见内容的真伪、优劣,在下一次政策商讨前再推选代表时就会自然淘汰掉以往表现不好的,重新选择认可的人选来为阶层或是行业发声。
如此做既可以了解民意,又不至于放松都护府掌握的权力,是目前体制下武进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关于职权分立,武进设想成立三个分而治之机构分别为政务院、军务院、司法院,此外还有一个叫审计署的特别部门。
政务院统管地方政务,职能包括都护府所制定政策的执行,所有与民生相关事务的管理。政务院下设八大司,即:农务司、工业司、民务司、水务司、税务司、治安司、廉职司、宣教司,平日里不同部门各司其职。
军务院主管军中事务,包括参谋部、作战部、军法部。参谋部研究和制定战略及传达都护府作战命令;作战部负责日常战术训练及战时指挥;军法部负责违法行为的审判及执行,其设立的宪兵队专查军中不法之事。
司法院由立法司、法判司、典狱司组成,负责除军队以外全部民事、刑事案件的审判及执行。
审计署是都护府直属,每年对各部门及分支机构进行费用审计,对于查出的贪渎行为可直接提交司法院以刑诉。
这次会已经酝酿许久,但在收到宋朝廷派驻人员已经出发后便紧锣密鼓开始筹备,一天后就开始召集。会前武进已经通过不少人向各方渗透初步意见,虽然没有这么具体,但是内容基本上也都点到了,而会议中加入的表决环节其实是武进想借此机会了解手下实权诸人的想法,敢于当时就硬刚的至少与都护府不是一条心。
等参会人员都已经到场,才由参谋部小吏为每人送上一份已经印刷好的会议纲要。与会过程中,都督府提出的每一条意见都需要经过在场参会人员的表决,表决的意见也会被全部记录下来。
会开得很顺利,意见基本上都全票通过。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了解下属想法的作用,起码知道了不会有人敢直接反对都护府的改革想法。
当新机构在会后逐步建立,基本运作已经开始,在海上因为天气和风向原因“溜达”了快十天的司马和掌书记才在旅州旅顺港下船。由于在海上乘船时间有点长,两名官员身体都出现了不适,那就好好休养吧,千万不用急着就职。
大半个月后,当两位朝廷钦派的官员来到神机军指挥衙门时,那座衙门已经更名为军务院,而他们的职务也只能排在院长、副院长和各部、军负责人之后,先不说能不能进决策层,就是在基层指挥官里也排在几十名之后。虽然是钦点,职务就是军司马和行军掌书记。
此时神机军已经升级成了军团,内部则被分成了朱厌军、夔牛军、金乌军、赢鱼军、毕方军和玄武军六部分。
朱厌军是神机军中唯一的一支混合部队,步军、马军、近远程兵种都有,是多兵种衔接的试水,也是六军中的先锋,是曰朱厌一出必有大战;金乌军是长于中远程攻击部队,远些有弹射筒,近程有弩车,短兵相接前还有强弩;夔牛军是人人配备强弩的骑兵,人数已经过万,是护卫金乌和前冲破阵的主力;赢鱼军就是原来的水军,现在也归军务院统一指挥,目前巨舰都有五艘;毕方军就是原来的山海营,目前已经开始扩编;玄武军是四百里长城守卫军,主要是辽南辖地的防御。
来的两个官吏论职务只能在一军中任职,还只能算是第三、四把手,鬼知道有谁会听他们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熠世微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