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77章 辽南诸事妥当,寻人远航淮南(1/4)
此时的京都城(今河南开封)已经换了天地,因为被称作天之子的皇帝已经变成了赵匡胤。
老赵先是全部接纳了周朝的朝堂,连周朝的三位宰辅一起纳入了臣子之列,只不过不再给予以前的权力。作为老赵登基的功臣,赵普自然是取得了更为重要的位置,成为掌握极大权力的皇帝近臣之一。
只读过半部《论语》的赵普确实有些水平,他给老赵一个思索许久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的答案。具体对话大约是这样的:
老赵说:“朕久思而不解,自后梁至今不过几十年,却经历了八个朝代,皇帝十二位,君王更是数不胜数。究竟如何才能保我宋朝不会像以前那些朝代一样呢?”
赵普答曰:“此事说起来一点也不难办,其实用制就可以办到。藩镇强而中央弱才是如此的症结所在,药方就是一条:‘强干弱枝’而已。”
老赵恍然大悟。
可是现在节度使遍地,手中握着大军的不在少数,该从何处开始压缩地方权力、剥夺军权呢?
正是此时,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却自动出列了,成功引起了老赵的注意。
为了试探,老赵遣使封李筠加兼中书令,喻示其入朝。李筠本想拒绝受命,但被左右苦苦劝阻才勉强下拜。等到使者升阶,排酒奏乐,李筠却又突然把后周太祖的画像挂在墙上,痛哭流涕以示仍忠贞于周,现场十分尴尬,谁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不久后,他就派遣牙将刘继冲等向北汉睿宗刘钧称臣,睿宗以蜡丸封书约李筠联合伐宋。
既然已经与北汉勾搭在了一起,李筠在太平驿接受了已经风光不再的北汉帝刘钧的册封,称为西平王。虽然名义上与北汉结盟,但北汉势微,除了给契丹爸爸仅供外已经没有多余物资提供,军队更是少得可怜,且李筠却始终以周臣自居不愿借契丹之势,所以最终只是受了北汉帝派来的一个名叫卢显的监军,联盟又基本等于没联。这种奇葩合作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昭义军上下都不知所谓。
太平驿结盟刚完,宋朝的军队就赶到了,潞州城在李重进、高怀德的指挥下不久就被攻破。紧接着老赵竟然上演了一出谁都没有料到的御驾亲征,率大军冲上太行山,直冲昭义军的核心主城泽州城下。
李筠还是有些本钱,硬是在泽州城阻挡宋军半月有余,一时间换成老赵压力倍增,在全国几十个节度使的关切目光注视下,他只能孤注一掷重金悬赏破城,否则宋境便会是烽烟遍地的结局,而他也会欲庶民而不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殿前司控鹤军指挥使马全义带兵请战从正面仰攻,这厮也是勇武,被箭矢透臂而不停,终于冲上了泽州城墙。令人吃惊的是老赵竟然紧接着就亲自率军冲击城防,宋军许是受了鼓舞终于拿下泽州,李筠则战败身死。
虽然攻防间兵势混乱,原检教司的暗桩还是十分负责任地传回了情报。情报中说偲婳公主本想投奔李筠伐宋,但是还没到潞州城时李筠就已经战败,所以公主再改路途,转向了淮南。
武进收到这条情报以后不由说了一句:“坏了!”
铁卫问:“兄长,何事能惹您惊骇?”
武进道:“情报说公主已转路淮南,但淮南马上也要有一场大战,到处乱兵该如何找她?”
铁卫说:“那咱们抓紧启程先赶往淮南吧,救下公主再去京都不迟。兄长以为何?”
武进:“只好如此了。传命:山海营随我出行,沿途护卫;巨舰备足辎重补给,组成五舰编队远航直奔杭州;张奇联系淮南地布设的暗桩,按照约定交通消息。去吧!”
铁卫:“喏!”赶紧一溜烟跑出去办事了。
武进紧急召集了军务院高层会议,说明了自己的远行计划,要求在他离开辽宁的这段时间各位高管各司其职,紧抓各师训练,对于前来骚扰的辽军只赶不追,保证防御高墙建设。另外,他再次强调军队纪律,要求军官以身作则,保证军队稳定。
紧接着是政务院高层会,他只说自己需要进京为辽宁正名,看能封侯还是能封个王。如果顺利,回来的时候不仅会有大量辎重补充,各级高官也许还能官进一级。他强调官风清朗对于辽宁安定治理上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求政务院要重视官员中是否存在拉帮结派的情况,要督促各级官员各司其职,严查贪腐及渎职官吏并予以严惩。
随后他又召集纪检司,授予平行于政务院的独立职能,强调有贪腐必追究的原则,提出要以证据说话,防止公报私怨,杜绝冤假错案出现。
最后是军法院会议,武进之所以最后召集是因为这一部门的工作目前最为重要。辽宁地是以军权设立并维持,如果军队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当地稳定。但要是相胁过甚说不准还会出现兵变或是哗变,如何取之间的平衡点十分紧要。万象几年来一直做币法司的工作,对此有着不少经验,他希望在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起码军队可以保持稳定的威慑作用。
目前周朝已灭,宋尚未对辽南都护府给予承认,就算承认了,是继续以周遗臣自居还是顺应大势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熠世微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