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3章 返京重新布局,朝堂又生是非(上)(1/3)
显德四年三月,武进才处理好了辽南诸多事务返回京都。进了京都,武进不及回府探望想念的父母和妻儿,而是先去兵部销假,再去皇城觐见皇帝。一趟辽南之行,让他体会到了很多,老师的信中也提醒他,陛下目前对他的态度似乎有些微妙,因此他更需要借着辽南地的情况向郭老大做一次全面汇报,此事与武家的未来息息相关。
皇宫不是臣子可以随时进的,就算武进的官阶也需要按照程序提前申报,经许可后才能临时觐见。拿着腰牌在殿前司指挥衙门报了名字,然后就在一侧的棚子里等着回信,这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的特殊待遇,品阶低的官员就只能在冷风冷雨里等着了。
皇宫虽不如洛阳皇城大,但也是三宫六院俱全,宫内又不许骑马,传递消息只能靠禁卫和宦官来回跑动。消息经层层传递后,圣人准或不准又要传讯宦官再跑来通知,就宫里的距离来看至少得等上两、三刻钟。
棚里早有一位户部郎中和一位内给事,两人正小声说话,见武进进来都起身施礼。武进与两官员虽认识但不熟,他的身份又很特殊,简单回礼后就坐在一旁的空位上,着实没什么话好讲的。
心里对一会如何讲述辽南情况继续打着腹稿,也猜测着可能会有的对答内容。两位官员本来想和他搭个话,见他坐在一旁独自出神便没好开口,又相互小声嘀咕去了。
等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宫里传诏的人总算来了,却不想还是位上监。这上监姓李,以前曾侍奉过符皇后,武进也算认识。
“怎好劳动李上监亲自来。”
“哪里,让太保久等是奴婢的过失。圣人有口谕,太保远道回京尚未归家,今日便先回去休憩,明天早朝后觐见。知太保远途舟车劳顿,奴家年岁大了腿脚也不如以前灵光,紧赶慢赶还是来得迟了些,不要见怪。”
“李上监太客气了。正巧我从辽地带了些特产,明日便让家中仆役给上监送去些,都是些不值钱的物事,就算是个心意。”
“太保才客气,总是关照我们这些下苦人,奴婢感激!”
“些许小事,何需挂怀。那就麻烦上监给圣人回复,进明日再入宫觐见。”
“不麻烦,不麻烦!奴婢这就回宫复命。”
“上监走好。”
“太保留步。”
既然今天郭老大不接见,先回家看看也好,离家越久就越想念父母和妻儿。
辞别在此处继续等着被接见的两位官员,武进带着亲卫骑马回家。离着府门还隔着两条街便见到了等在路旁的姜伯和家中门房,才远远地挥了挥手,门房就一溜烟跑向了府里,估计是回去报信了。转过街角还没到府门,远远就看见门前站立一大帮子人,最前面是一个怀抱婴孩的妇人,身后则是两位老人。不用猜都知道,前面的是抱着孩儿的梅儿,后面是老武和进妈。
翻身下马,武进在亲卫环簇下快步向府门前走去。因为不是出征,没有答对的复杂礼节,给武父和进妈行礼后就把梅儿怀中日思夜想的小肉球接了过来。已经是九月末,风也有些凉了,怕冷了孩子的襁褓就包得厚了些,襁褓外还有一层薄被,连着小脸都遮了起来。小心地翻开襁褓外薄被一角,瞧见了撅起的肉嘟嘟的小脸和两颗黑亮的眸子,只是看了一眼就什么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小家伙很精神,嫩红的小嘴巴还吧唧出声,偶尔还会吐出个小泡泡。
一阵风吹过来,赶紧掩好薄被招呼大家一起进府。
进了前堂,禁不住掀开小被亲了下嫩嫩的小脸蛋,解开襁褓又捏了捏胖乎乎如莲藕一般的小胳臂和胖手,才舍得让梅儿和奶妈抱回了后院。
少家主出门快一年又平安归来,全家如何都得庆祝一下,武进也不好弗了家里人的好意,便由着姜伯他们去安排了。武家的庆祝形式一向比较单一,就是大吃一顿,要是觉得氛围还不够,那就再大吃一顿。在望山楼坐镇的厨子听说少主这两日就能归家,早就准备齐了物料,一得到姜伯的通知就带着徒子徒孙急急赶回武府备筵宴。
这种小事还轮不到武进去管,任由姜伯指挥着仆役们去准备了。他和进妈聊了会家中的情况,才和武父像往常一样进书房关起门来说事。
父子两个主要话题是近期朝堂上的一些动向,还有就与此次辽南之行有关。武进最不喜欢朝堂上那些勾心斗角的狗血事,偏偏又不得不去关注,毕竟他监管的检校司要按照郭老大的心思办事,身为主官只能硬着头皮去蹭朝堂上的热闹事。
最近朝堂中最大的争执就是新政施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御驾征辽两件事,新政由司徒、平章事范质与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主导施行,但新政施行没有几个月就遇到不少抵触,也因此进展缓慢,尤其是均田土和平赋税两件事受到众多大族的强烈反对,朝中不少既得利益的官员在具体实施中也阳奉阴违,导致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了偏差,收效甚微。
新政推行之难远超郭老大的预计,其中的利益纠葛更是不断,每日里因三省六部间的推诿和争吵让他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为震慑各方势力,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熠世微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