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策划代币推行,整军备战将来(1/6)
先念叨一下周朝显德二年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吧,毕竟许多情节发展还是需要有历史背景的。
显德二年(955)正月,定难节度使李彝殷不满与之相邻的府州折氏升为节度使,与自己并列,拒绝府州使节通过其辖境入周。郭老大与宰相商议,宰相以为夏州是边镇,向来加以优恤,而府州偏小,无关大局,最好能下旨安抚李彝殷。但郭老大以为府州折德扆忠心对周,抗击北汉也出力不少,同样不可放弃。从贡献上考虑,定难节度使所辖夏州只产羊马,而贸易百货全部仰仗中原供给。最终郭老大遣供奉官齐藏珍带着诏书去斥责了李彝殷,责怪他凭个人喜好就影响了安定团结。李彝殷接到诏书后谢罪。后来史家就将此段事件叫做:大义责夏州。
历史证明,郭老大确实是想做实事、敢做改变的领导人,也足够睿智,只不过前代留下的摊子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绑住了他的手脚,只能逐步解决。没有多少人面对理想时不想更快实现,就算帝王也不例外,但都需要反复多次地不断尝试才能实现,也不能保证不留下遗憾。历史上的郭老大毕竟没有多少可以尝试的时间,只是他不自知罢了。
四月,郭老大终于下了诏命:城中迫隘,诏拓展外城。京都正式开始了扩城工程的规划。古代的城市规划没有现代的各种论证,只是相关部门关起门来瞎琢磨。万般思考后工部计划先立标帜,其中由县官区划街道、仓场、公廨等公共场所的用地,其余空地任百姓随便建屋。有葬者必须埋于标帜七里之外。武进闻之撇了撇嘴,不知道工部都是干什么吃的,什么事情都不搞调研,关起门来瞎琢磨算什么事。等有机会见了老师,他说了自己的想法。
冯老师对此也不大满意,但是他上头还有尚书,也不好说什么,让武进有时间先帮着整个方案出来,他再找尚书研究下。这件事表面上是工部的事情,但其实新城的规划对武家的各项生意都有直接影响,武家不得不尽己所能提出一项既合理又减少对自家生意的影响。几天后,武进的方案便出来了,还附带着图纸,简要规划了外城的功能区规划。规划里将轻工业归属到河流下游不远处,方便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将居民区规划于上风口,配套的各种公共区域也有所说明。商业区在居民区与工业区中间,既方便货物内销的运送也方便购买者。
关于城内卫生的问题是武进提出的重点,因为内城原来的卫生情况实在是太差了,武进觉得这个问题实在不能不提起。倒是没有一刮风就漫天的塑料袋,也没有发出酸臭味道的垃圾堆,但是情况也没好太多。城里的水是引入的内河水,但是居民做饭、洗衣、洗澡、刷马桶都使用。有点资财的人家都是在院中打井,更有钱的则从山上运来泉水,只有普通民众吃喝着无比肮脏的内河水。趁着扩城完善上下水系统和清除内河淤积是必须做的事情。具体就轮不到武进花心思了,提出就已算很负责任。
显德元年七月初,郭老大就开始筹备西征事宜,调配军队和粮草,拟定以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及凤翔节度使王景等分兵进取凤州、秦州。待显德二年三月,周派出了西征大军,意图一举平定后蜀,夺取物资丰盛的巴中平原。后蜀知周世宗有收复关右秦、凤等州之意,加紧备边。三月,后蜀以赵季札为雄武监军使,四月,又命知枢密院王昭远按行北边城寨及甲兵。
五月初,王景自散关往秦州,拔后蜀黄牛等十八寨,后蜀以李廷珪挂帅,率高彦俦、吕彦珂等迎敌。先期请命戍边的赵季札,离成都不远闻周师入境,上书求解边职,弃辎重等单骑逃回成都,后蜀后主斩之。六月,周师与蜀军战于凤州东北威武城东,战事不利。后蜀派人联络北汉、南唐,约以共同出兵拑制后周。至八月,周王景等小胜蜀军。九月,蜀李廷珪派兵占据马岭寨,又派奇兵出斜谷屯于白涧,分兵到凤州之北的唐仓镇及黄花谷断周师粮道。
随着战事愈加胶着,西征军无奈陷入了对峙的僵局直至八月。眼见西征继续进军困难,朝廷宰辅大臣等执意请求罢兵,郭老大却不甘心,君臣意见相持不下。无奈中郭老大又想起了武进,难办的差事再次抡到了武进的头上。武进不禁感慨,还好自己是开着挂来这世上,否则早就愁死了。为了满足郭老大的心思,武进只能拿出配属神机军的速食军粮全力供应西征军,同时动员军器监急造弩车一百架和枪箭五千发,交由特使赵匡胤带去西征军。
赵匡胤部属本就熟悉弩车使用,前锋千人部队很轻松就打散了蜀李廷珪派出的劫粮兵马,与周军张建雄领二千兵会和,形成了合围。粮道通畅后补给很快到位,尽管军粮并不够按照单兵标准补给,也可以熬成糊粥果腹,倒是弩车给西征军打了一剂回血针。重新武装后的西征军终归是没有辜负郭老大的期望,连克后蜀十八寨,彻底稳固了凤州防线,迫使蜀雄武节度使弃州逃回成都,秦州观察判官举城降后周,成、阶二州先后投降。特使赵匡胤视察后认为此战必能获胜,奏报郭老大更坚定了继续攻讨的决心。
八月初,周朝有三件大事发生。一件是太师冯道病逝,被追封瀛王,谥号文懿。其三子武进的老师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熠世微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