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章 王剪 功成名就(1/1)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破赵灭楚,横扫三晋,为秦国开启了一统六国的大门,功勋卓著,位极人臣,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个智慧和胆识并重的谋略家。
王翦的生卒年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在王翦墓前所立墓碑的内容,王翦应出生于公元前303年,至公元前214年寿终正寝,享年90岁。这个长寿的年龄更让他的传奇故事显得更加引人入胜。
王翦的故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富平县,他自幼就表现出对军事的浓厚兴趣,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天赋。在公元前287年,年仅16岁的王翦参军入伍,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军旅之路。他的才华很快受到了上级的认可,仅仅四年后,他就晋升为了偏将军,成为了一个年轻而杰出的军事领袖。
王翦的军事生涯涵盖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四朝,尤其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以示敬称。他的才智和勇气在一系列的战斗中得以充分展现。
在公元前239年,秦国的长安君成角在攻打赵国时,受到樊于期的唆使,临阵倒戈,举兵反叛。这是一个危机时刻,但64岁的王翦毅然决然地混入叛军,巧妙地运用情理并施、恩威并施的手段,最终使长安君成功归降,化解了危机。
一年后,秦王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揭露了宫维淫乱的行为,发动了兵变,进攻了秦王嬴政所在的齐国公,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齐年宫之变。在这场政治风波中,65岁的王翦再次挺身而出,帮助秦始皇平定了嫪毐之乱,并借此机会除掉了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正式亲政后,开启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在公元前236年,秦军伐赵,这是统一六国的序幕。67岁的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他不仅仅凭借武力,还充分运用智谋,让不满百战的校尉回家,留下军中精锐。这一策略不仅帮助他攻下了赵国的玉羽,还连克赵国九城,将赵国逼入绝境。
七年后,74岁的王翦从上郡发兵下井陉,用反间计成功除掉了李牧。李牧死后,秦军势如破竹,大败赵军,击杀了赵军主将赵聪,一举拿下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迁,使赵国成为秦郡。
在公元前227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刺杀失败后,秦王政怒不可遏,76岁的王翦再次挺身而出,率领军队攻燕。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但由于秦军实力过于强大,最终在当初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燕国兵败于秦。王翦乘胜攻取了燕国的都城计,虽然燕王喜逃到了辽东,但燕国自此已名存实亡。
一年后,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的大计,77岁的老将王翦认为,要灭楚,必须动用60万人的大军。然而,李信却认为只需要20万人就足够打败楚国。秦王政听信李信的建议,认为王翦已经年迈不堪重用,于是派遣李信和蒙恬率领20万大军南下伐楚。楚将项燕率领40万楚军迎战,局势十分严峻。
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但在公元前225年,王翦的儿子王贲率领军队大败楚军,随后北上进攻魏国,利用黄河大沟水淹没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迫使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立了魏帝为当郡,显示出了父子二人的非凡能力。此时,王翦已经78岁高龄。
一年后,李信因为昌平君反叛秦国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被楚将项燕大败。秦王政得知后深感震怒,亲自前往平阳向王翦致以深切的歉意,并答应给予王翦60万大军以伐楚。王翦深知60万精锐几乎是秦国全军之师,故出征前向秦王请赐田宅,并在出关前连续五次请求赏赐,一是为了消除秦王的疑虑,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公元前224年,79岁的王翦再次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后坚守不出,凭借着秦国强大的国力打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项燕的40万楚军由于实力不如秦军,也不敢率先进攻。双方陷入了长时间的僵持,楚国岌岌可危,无法承受40万敌军的长期侵蚀。
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王翦决定发动决定性的进攻。他率领军队出击,大破楚军,击杀了楚国主将项燕,一举夺取了楚国的国都,使楚国陷入危机之中。一年后,他俘虏了楚王傅楚,彻底平定了楚国,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公元前222年,81岁的王翦继续他的征服之路,平定了楚国的江南地区,秦国以其地设置楚郡,之后又建立了九江郡和长沙郡。一年后,中国统一,秦王嬴政称帝,王翦已年届82,他在完成了伟大的历史使命后,决定急流勇退,回到自己的故乡。
公元前214年,90岁的王翦平静地躺于今陕西省富平县,结束了他传奇而充实的一生。尽管王翦的生卒年存在争议,也有人根据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的记录,推测王翦可能在公元前220年去世,终年只有60多岁。然而,根据多种史料显示,王翦因为秦朝寿命最长之人,也是战国四大名将唯一得以善终之人。
不想错过《大人物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