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4章 全是大牛(1/3)
上辈子,程岳出国留学之后,才第一次投递国外期刊。
投完之后过了一周,就隔三差五地催问自己的教授,看看期刊有没有什么回复,教授是这么跟他说的:“刚投出去的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程岳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意思,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收到了要修改的回复,才知道教授的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些规律的。
一般如果很快收到消息,就说明直接被拒了。如果过一个月左右才收到消息,就说明暂时通过了期刊编辑们的审核,接下去将会分给四个研究方向类似的教授,由他们来审阅了。
这次,从投递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星期时间,所以,收到回复邮件,就代表了……
程岳打开邮件,果然是一封被拒的邮件。
拒信写得委婉又客气,大意是这样的:
“亲爱的启光,感谢您的投稿,经过我们的阅读,我们发现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氨基酸,所以建议您投稿到生物化学相关的期刊,未来如果您有别的论文,还是期待您投递我们期刊。”
常见的拒信的格式。
不过,详细地看了下拒稿的内容,他有些皱起眉头了。
说实话,他觉得这个审稿的编辑有些问题。
这是根本没看他的内容呢,还是完全看不懂他写的呢?
自己投的是分析相关。
既然是分析化学,总要有个分析物啊,总不能分析物是生物相关的就要投生化,分析物是有机物,就要投有机期刊吧?
所以,对方直接让他去转头生物化学相关的期刊,就说明对方要么是没仔细看,要么就是没看懂自己的论文内容……
也可能,对方看懂了,不过觉得没过,然后给了一个回复套路模板了。
总之,自己的这篇论文,被拒稿了……
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程岳虽然也不是第一次被拒稿,所以此时也没感觉受到多大打击,但感觉对方拒稿拒的这么不走心的,他心中还是有些不舒服。
不过,拒稿就拒稿了吧,又不是只有他们这一家能发表论文。
程岳沉吟了一会,关了电脑,然后回屋休息。
明天一早,他就要讲自己的研究了。现场讲自己的实验,这件事情在他看来,更加重要。等明天讲完自己的研究,就回来把稿子投给日落国皇家化学学会的analyst吧。这也是之前他心目中比较看重的一个期刊。
程岳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
第二天一早,他简单吃了点早饭,就赶去了会场。
今天,他是第一个演讲者。
几周前拿到研讨会的时间表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所报名的这场研讨会,分析圈内的大牛,以及大牛的学生还蛮多的。
通常很多大牛们,已经不会主动报名参加这种会议了,都是派自己的各种学生来作报告。这种大牛云集的场面,也侧面说明研讨会是以邀请为主,报名为辅的。
主办人经费充足,能够报销大牛们的机票食宿,大牛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其他的大牛们社交一下。
所以大牛们都被安排在了最好的时间段,就是上午进行了一半左右中场休息后的时间,和下午稍早些的时间,这时候人最多。
而程岳这种来自国际上名不见经传的课题组,以及本身又是本科生的身份,自然而然就被安排到了听众最少的早八点。晚饭前这种大家都陆陆续续离开的时间,也被分给了其他普普通通的研究生。
虽然这么做有点不地道,正常应该是大牛+普通学生+大牛这种搭配,让即使是普通学生,也能够被听到,从而得到被大牛指点的机会。可主办人这么做,也算是无可厚非。
程岳没有被昨晚的拒信影响,更不会被今天的时间安排所影响,毕竟就算是他现在研究思路再多,没有“着作等身”的积累,不被人重视也是正常的。
还是照常的提前跟主办人自我介绍,这次主办人博伊尔教授,虽然排时间表比较“势利”,可面对程岳的态度还算不错。尤其是意外发现,有一些大牛虽然还有两个小时才讲,但也提前到场之后,博伊尔教授对于程岳的态度更加和善了。
这场研讨会为了照顾大牛们演讲内容过于丰富,特意给每个大牛们安排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程岳他们一众学生,每个人也有二十五分钟的时间。
大牛们互相都比较熟悉,进入会场之后也互相聊天起来,一时间好不热闹,程岳之前参加的三场和这场比起来,似乎有点小意思的感觉。
陆陆续续地,来了不少听众,比程岳预估的要多不少。
八点整,博伊尔教授做了个颇为风趣幽默的开场白,还cue到了在场的不少他认识的教授们,大家之间比较熟悉,接话搭茬什么的不少,一下就把气氛带动得欢乐了起来。
当博伊尔教授介绍到程岳只是个大一学生,却是主研究者的时候,还有人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九零从诺贝尔奖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