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章 清明回家无人(1/2)
当宋松开了十个小时的车,来到村头的时候,正值下午四点多,太阳在西边照耀出一缕光芒,刺得眼睛看不见东西。
依依稀稀之间,只见的不远处一间小房子,房子没有门,四面墙全是水泥漆成的,屋子上的瓦片是一种奇怪的黑色。
接近以后才发现,那屋子旁边立了一个牌子——民俗示范点。
只见的那屋子里,依稀可见,三座神像披着黄色的披风,然而,或许是距离太远,也或许是那屋子里太暗,怎么也看不清屋里的布置,以及那三座神像的脸。
宋松不由得疑惑,因为这里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
他知道,这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外界的一切日新月异,城市高速发展,地铁、高架拔地而起,三十三层的房子半年就可以建成。
这里却是一段被时间定格的地方,毫无波澜。
然而,这座庙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高山大庙,旅游景点一般的地方,他见多了,那里有高大、肥胖的和尚。
嘴里吟唱着气势恢宏的经文,通过现代科技的大音响传出去,大殿上,随喜过的信众身穿黑袍,合十双手,三拜九叩,安保人员拉起防护。
门口有最便宜38一根的香烛,山下还有长龙一般的市场,卖着烤鹌鹑蛋、山楂糕、淀粉肠这样的小吃。
山上安静的如同圣地,山下是喧哗的市场。
这样的地方,在宋松看来是极好的,为自己无聊的周末找到了一个好去处,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就业。
可是,自己面前,那个小屋子,自己以前从来没见过,就那么突兀的出现在田地上。
田地旁边还有大片大片的太阳能电板,在阳光下,反射出黑色的光芒。
这个没什么意义吧?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也不能带来就业?
宋松心想。
像他这样,在时代的末尾才一头从农村扎进城市里的人,做最累的活,吃最难的苦,每天节衣缩食,只为了能省下点钱。
他知道的,世界在变化的但是与他无关,梦里都是这片村子,醒来以后,心里想的都是,我一定不能再回到这片村子。
表里山河入梦,梦外霓虹依旧,青砖红瓦常伴,绿水难嗅。
车辆缓缓地驶入村子,村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鸡鸣狗叫,只是偶尔有个人出来,他也不打招呼。
村里是没有年轻人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能嫁到城里的,都留在那里了,没有嫁出去的宁愿在外面飘着也不愿意回来。
他这次回来是跟父母一起,回来给爷爷过十年。
爷爷已经去世十年了,三年的时候,他没有回来,爸妈帮他挡过去了,说他工作忙,没有空。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不愿意再看到那片天空,那里有他破败的屋子,有他童年乱跑的脚印。
他只是害怕,害怕看到这些,自己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再也没有了奋斗的心气。
哪怕他现在也不过是个月工资3200的小透明,但是月工资3200和一年种地收入1200毕竟是有区别的。
哪怕拼尽全力也剩不下多少钱。
车最终在一片红砖前面停下,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红砖,估计是哪一家建设留下来的吧!
前几年打工的人,赚了钱,都会在村子里盖房子,起二层小楼。
他三叔,前前后后花了20多万,把自己家建设的朱门大院,香椿树,二层小楼,大屋子,仿佛那些古代的大户人家。
过后,没几年,三叔儿子在城里找了对象,要结婚,买新房,三叔不得已,想要把村里的房子连着宅基地卖出去。
当然宅基地是不能卖的,只是私下里签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协议罢了。
三叔到处打听,最后打听到的价格是7000块,不是一个平方,而是自家接近400平的宅基地,还有二层的小楼、弄堂加上那朱红大门一起。
三叔失望的回到他的建筑工地,儿子的婚事最终还是告吹了。
女方说,自己家可以出一半的首付,不要彩礼,就想跟着他儿子。
他儿子询问了三叔后,默默的出了门,回来告诉三叔,自己分手了。
三叔心底难受的百爪挠心,三年级他就没上过学,出去练武,一身精壮的肌肉,一生的时光,全给了自己建设,自己又买不起的房子。
他出了门,在路边上,两块五一包的黄果树香烟,一根又一根的抽,呛得直咳嗽。
这烟咋没味啊?以前的时候,不这个样啊!以前抽一根就醉了的,醉了就不想这些事了,买十块钱猪头肉,又能过一天的啊!
这次回来,三叔的儿子也回来了,宋松一家人没有直接回自己家,家里没有人,被子也都是潮的。
他们先去了姥姥家里,姥姥八十岁了,一个人生活,只是偶尔去县城了跟着舅舅住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习惯住在村里,守着自己的土屋,还有那几亩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乐子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