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习惯(1/2)
早上出门的时候,文英便告诉丈夫: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的兄姐今天在家里准备好了生日晚餐让他们回家一起庆祝。她下午的时候也会请个假先回去帮忙的。
沙华提早了半个小时下班,开着车风驰电掣般地回到了州府,在新街口的大商场里买了两条老丈人喜欢的“大中华”,然后一路不停歇地向老丈人家驰去。
文英的娘家在郊区,那是坐落在马路边的一栋深灰色的四层楼房。前面有个方形的院子,院子里也没种什么花草,只是弄了一个顶棚,顶棚下停了一辆小汽车,还有一辆小三轮电动车。
穿过院子一进门便是一个小客厅,后面则是一个厨房和一个小饭厅,主人卧房大约都是在楼上。
这栋楼房里面就住着文英的父母。她的哥哥姐姐也都在市里买了商品房,也都住在市里。只有她的姐姐文琴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所以中午的时候她便回娘家来蹭饭,她也是下得了厨房的人,今天的主厨自然是她。
沙华穿过大理石铺成的小客厅,来到小饭厅时,便看见了文英和她的姐姐、母亲都在厨房里忙碌着。他站在厨房的门口问:“需要我帮忙吗?”
他就是这样的男人,没有大男子主义的思想,在自己家里手脚勤快,什么活都会做,在老婆的娘家他也从不避讳,也是手脚特别勤快。所以他的老丈人对他赞不绝口,丈母娘更是不用说了。大姨子文琴称赞他是个真正的绅士,说妹妹嫁了好人。
厨房的三个女人闻声抬头朝他笑吟吟地看了过来。
“大科长到家了呀。”文琴笑着招呼。
“哦,不用了,你去后院吧,你爸他们在后院。”丈母娘用慈爱的眼神看着她喜欢的这个小女婿,笑咪咪的说。
“老公,你买了什么?”文英迎了上来。
“哦,两条烟,”沙华把烟递给了文英,“那,我去后院了。”
说着他朝后院走去。
后院很大,也有七八十平,是用篱笆树围起来,外面下个小坡就是一片农田。所以靠着篱笆树的一边搭了一个遮阳棚,遮阳棚下是三十厘米高的榻榻米,榻榻米上放着一张宽大的矮桌和几张竹编的小靠背椅,矮桌上是一副茶具。
在榻榻米的旁边则有两个水泥砌的灰色水池,那是洗菜洗衣的池子,然后便是种着几根粗竹竿,两竹竿之间又横着一根细竹竿,那是晒衣服用的。在院子另一边的一个角落里用木板搭了架子,一层一层都摆满了花,这会儿开得最艳的莫过是红,粉,白的杜鹃花了。
沙华看到那三个男人围在另一个角落里,他走了过去,原来是老丈人在搭梯子一样的架子。
“爸,这是搭什么架子?”
“哦,沙华来了。”
“呶,爸种了两棵丝瓜,这是给丝瓜搭的架子。”大舅子指了指地上两棵小菜苗。
小菜苗刚种下去,但还是很精神。五月份是种丝瓜的时候,天气暖和又湿润。
“爸,我看旁边再种两棵南瓜。南瓜容易活。”姐夫插嘴道。
“南瓜的营养成分高,百科书上记载是长寿瓜。”沙华附和了一句。
老爷子今天有这么多人陪他,自然是乐开花了,笑眯眯的说:“嗯嗯,明天我再去买两株南瓜苗来种,等丰收了我们开南瓜宴会,哈哈哈。”
老丈人笑了一会儿,突然记起什么似的问道:“凯凯怎么没来?”
“凯凯马上要高考了,今晚还有晚自习课。在学校里呢。”沙华回答。
“哦,哦我都忘记了凯凯今年高考,人老了真是忘性大呀,文文和小添都上大学了呀。”老丈人一拍脑袋,他是个可爱的老头,满头白发,连眉毛胡子都是白的,说话举动有时像个老顽童。
“吃饭了,吃饭了。”文琴的大嗓门从饭厅里传了出来。
晚餐真是丰盛,中间一大盆乌鸡长寿面,卧着几个明珠一样的鹌鹑蛋。这是本地习俗过生日给寿星必备的食物。蒜蓉小龙虾,椒盐猪蹄,红糟焖小肠,鲍鱼山药汤,清蒸桂花鱼,拔丝土豆泥,咸蛋黄炒年糕条外加一碗甜品银耳花生红枣羹,都是时下最流行的菜,文琴使出浑身解数了,,她跟老公或和朋友每一次下馆子,吃到新鲜的菜品,都要去问人家怎么做的,如果遇到人家不愿意讲的,就回家上网查,然后在家里学着煮,久而久之,凡是经她吃过的菜,回家后她就能煮出来,这是她天生有如此敏锐的感知吧。
六个人对文琴煮的菜都赞不绝口。
“玉希为什么还没回来?文翰,你打个电话问问,叫她快点回来。”丈母娘对她的儿子说道。
“嫂子今天什么事还没回来?”文英问。
“来了,来了,”一个短卷发的时髦的中年女人冲了进来。
“大嫂,我们都开吃了。快来。坐我旁边吧。”文琴拉出她旁边的椅子示意玉希坐下。
“玉希,你明知道今天是爸的生日,为什么不回来帮忙?”文翰埋怨的问妻子。
玉希朝他白了一眼,对她的公公举起酒杯,“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半生一梦之千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