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4章 战死(1/2)
当紧急军报送抵李长宁案头时,他只觉得头皮一炸。
大敌当前,竟无一兵一卒可调,此番去了武川只怕凶多吉少。
但转念一想,朝廷上下万人的命运系于己身,自己又岂能袖手旁观,任由祖国江山沦丧他手?
当下李长宁握紧拳头,双目决绝,当即命人备马,只带几位心腹和五百猛将,夜以继日赶赴武川。
一行人马不停蹄奔波了两日两夜,直到第三日天刚破晓。
远远地,武川城墙才露出轮廓。
然而让李长宁心底一凉的是,城头原本应该高高飘扬的大唐军旗此刻竟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吐蕃军的白色军旗,在晨风中狂妄自大地招摇。
看来武川已是危在旦夕!
李长宁将马拉到路边树丛中掩藏好,自己则轻手轻脚爬上一旁高达数丈的断崖。
举目远眺,只见吐蕃军队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武川。
兵力竟达数万,队伍严整,马背上的吐蕃勇士个个神情威猛,手持长枪沉默肃立。
时刻准备着给予大唐最后一击。
与之相比,城头上那一小撮大唐军士脸色灰败,士气低落,步履蹒跚,显然已经是强弩之末。
李长宁心中一痛,自己这五百人要如何突破重围?
但转念又想,武川关乎国家存亡,此地一旦沦陷,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握紧拳头,双眼射出坚定而又倔强的光芒。
“为国捐躯,在所不惜!”
一声厉喝,李长宁纵身下了断崖,回到部队中央。
“诸位,敌众我寡,我不强人所难,但家国存亡,大丈夫当刀山火海,亦在所不辞!”
说罢,李长宁一鞭打在自己背上,清脆的抽打声回荡山谷。
众猛将见状,个个士气高涨,纷纷自鞭,全都誓要与吐蕃人同归于尽。
李长宁挥手命众人速速上马,然后长啸一声,猛地一踢马腹,飞快杀向城下。
五百猛将如一道银龙贯穿山林,杀气腾腾直取武川城门。
两翼的吐蕃士兵起先还有些茫然,但很快发现大敌来袭,立即形成包围之势。
李长宁在马上站立起来,左手持弯刀,右手持长矛。
“大丈夫当如是,当如是!”随即纵马冲入敌阵杀红了眼。
李长宁带领五百猛将如入无人之境,长枪和弯刀在手中舞动,将扑上来的吐蕃士兵一个个斩于马下。
敌人伤亡惨重,然而人数众多,很快又组织起新的包围圈。
此时天色已大亮,李长宁不断环视四周,企图找到突破口。
就在这时,一支吐蕃的骑兵队伍向着断崖方向疾驰而来,显然准备阻断大唐援军的路径。
李长宁心念电转,立即命几名心腹跟随自己,如一支利箭射向那支骑兵队伍的右翼。
两军马快撞上时,李长宁猛地勒马跳下,顺手从马背上取下弓箭,三箭齐发,打落了三名吐蕃勇士。
跟在身后的心腹也纷纷射箭。
李长宁手中长枪如龙蛇飞舞,枪尖划过,敌人一个个从马上坠落。
后方传来呐喊声,一队援军赶到,李长宁正大喜过望之时,才发现来的是吐蕃人的援兵。
情势险恶,李长宁命心腹返回大部队应援,自己则带头冲入敌阵,一马当先杀出一条血路。
此时天色已近中天,烈日高悬当空,李长宁额头上冒出豆大汗珠,目光却依然如炬,锐利无比。
敌我混战,刀枪相接,血花四溅。
李长宁手腕再转,长枪直取敌将咽喉。
敌将侧身避过,反手一刀劈来,李长宁弯刀横格,铿的一声脆响,两人各退一步。
我军士气昂扬,趁势猛攻,足见大唐军威。
吐蕃士兵尸体遍野,踏着白骨,我军杀向城门。
此时城楼上弓箭手开始射击,许多人中箭坠马。
李长宁急令收兵,自己则将盾牌反扣在背后,继续冲锋。
数只烈火箭从城楼上射下,李长宁赶忙滚落马下护住要害。
马匹惊叫着四散奔逃,火箭在地上爆开,漫天火星。
李长宁眯着眼看清敌人的陷阱,立即下令停止进攻,退回树林掩体中。
双方暂停交战,对峙着等待时机。
李长宁整顿部队,分散开来避开火攻。
吐蕃军在城外列阵重新部署,企图将我军围歼。
李长宁凝神静听敌阵动向,一面派心腹暗中绕到敌后,准备趁机偷袭。
黄昏时分,林中突然传来一声鹿鸣,李长宁精神一振,知时机已到。
箭直冲出林中。李长宁手持大旗在前引领,果然林中伏兵四起,一波波箭矢如暴雨般射向吐蕃军队。
敌军大乱,我军趁机杀入敌阵。
李长宁左右开弓,三矢下连射三个跃马欲搏之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被贬六年,女帝为我怀孕带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