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9章(1/2)
顾秉不太赞同地看他一眼,心里却有些不适。
“不过亚父不必忧虑,父皇命后宫今日在大报恩寺祈福,之后林贵妃会亲自带着她们迁至清思殿,诵读女则、纺线织布,以示父皇文治。”
顾秉的眉头蹙得更紧了:“胡闹,到底这些妃嫔多出身显贵,难道陛下……”
轩辕冕笑笑,心中却道:“过了今日,天下便知谁是真正的正宫之主。”
“今日顾阁老寿辰,陛下邀阁老同席。”安义大声唱道。
顾秉还未来得及推辞,轩辕冕便推了他一下:“父皇赐下恩典,亚父还不快去?”
无奈,顾秉只得上座,轩辕亲自为他斟了酒,笑吟吟道:“开宴吧。”
独孤承和北征将士献上从突厥掠得的金银宝器,又献上破阵舞。
天下十五道纷纷献礼,恭贺宰相生辰。
到了这时,顾秉已觉万分局促,就见临淄王离席上前:“禀皇兄,近来有渔人在蓬莱左近得一灵石,上有图纹与我疆土相类……”
“最离奇的是,”独孤承插言道,“得那石头时,突厥战事还未休止,可这灵石却已经将突厥算作咱们的了。”
临淄王笑道:“据那渔人说,彼时海中有巨鱼腾跃,恐怕是古书中的鲲。”
“此乃祥瑞!”周玦第一个开口道,顿时群臣纷纷附和。
轩辕点头:“起蓬莱台安置此石。”
说罢起身走了几步,回首执起顾秉的手:“诸卿家随朕移步。”
顾秉想挣脱,却挣不开,被他拉到殿外,随即便愣怔当场。
只见波光潋滟的太液池旁萤火点点,细看过去,竟见十里长廊蜿蜿蜒蜒,每隔五米便点一长明灯,竟是一眼看不到头。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顾秉占了个全,”轩辕对着群臣高声道,“他今日寿辰,朕无以相赠,便命人起回廊四百间,一是寓意十全完人,二是为他祷祝,愿他长命百岁,不求与彭祖同寿,四百岁亦是好的。”
顾秉只觉脑内一阵轰鸣,扫了那长廊一眼,哑声道:“花了多少银两?”
“回亚父的话,”收到父皇眼色,轩辕冕硬着头皮上前,“均是从父皇与儿臣内库所出,约莫数万两,但……”
“战事方休,定然要轻徭役、薄税赋,你们……”
“国力昌盛,亚父无虑。”
轩辕早已料到,也不顾气得面色发白的顾秉,对一旁的宗正寺卿轩辕笺与礼部尚书苏景明道:“明陵已然竣工,朕要与尚书令合葬,你们记下便是,不用声张。”
轩辕笺愣了愣:“那元后?”
轩辕冷笑:“已与其族人葬在一处。”
“那史官如何记载?”苏景明满眼探究,对一旁如遭雷击的顾秉无比同情。
轩辕紧扣住顾秉的十指:“朕一生功过,岂容他人道哉?何况史笔如刀,史家无情,就算朕当真私德无亏,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随他们去吧。”
顾秉身形微颤,又听轩辕在他耳边低声道:“生同衾,死同穴,不求千秋万世名,惟愿朝朝暮暮常相见。”
恰在此时,无数孔明灯乘风而起,犹如星河。
“愿亚父福泽如海,寿数永年。”轩辕冕带头,祷祝声直上九天。
“勉之,不气了吧?”
顾秉转头看他,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番外五 帝王家事
“勉之!”
埋首在奏报中的顾秉并未抬首,只微微笑了笑,放下手中蘸了朱砂的湖笔,起身相迎:“伯鸣兄辛苦!”
周玦似乎已回府小憩过,并不如何风尘仆仆:“我不过为圣上跑几趟腿,一路分花拂柳、游山玩水,怎么就谈得上辛苦?倒是勉之坐镇京中、总理朝政,比起数月前又清减了。”
顾秉命宦官为他斟了茶水,在他下首坐了,才问道:“听闻伯鸣兄营建西京业已功成,秉在此恭喜贺喜了。”
周玦吹吹茶沫,不无得意道:“在勉之面前我便不惺惺作态了,这长安城,如今虽是少了些人气,可单论布局规模、宫殿楼宇,绝不在前朝之下。”
“唉,这银子也绝不在前朝之下……”自二王之乱后,顾秉便未能彻底将户部甩开手去,依旧兼着户部尚书,从此沾上了个视财如命的恶习。
周玦无奈地看他一眼,绕开银子这个话题:“十二城门、东西二市、南北百十一坊不谈,光是内城便是洛京城内二倍有余,而陛下的大明宫更是集千名工匠、耗时五年所见,亭台池沼、宫宇楼榭,无一不是我亲自过目……”
顾秉依然想苦笑了——周玦不愧是从轩辕做皇子时的伴读,在吃穿用度上向来舍得开销,幸而如今四海皆服,并无战事,否则若是遇上天灾,府库的银子怕还会吃紧。
“方才我已面见过陛下,”周玦似笑非笑,“他要趁着这次中祀之机游幸西京。”
顾秉蹙眉:“何人随扈?”
“这是陛下口述,我草拟的名单。”周玦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策臣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