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9章 朝野震动(1/2)
雕龙画凤的显德殿,日影斜穿雕花长窗,十一月,寒风凛凛,本该已然下雪的长安,显得特别冷清,官员们在温暖的殿内商讨接下来要面对的情况。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org
“有本请奏,无本退朝。”
宣议郎念起熟悉的调调。
“臣有本请奏。”
沉寂一月的魏征将怀里的奏折,奏折中别着一块铜镜,。
“呈上来。”
李世民并没有翻开奏折,而是拿起铜镜发问。
“爱卿,此镜何意?”
“陛下可知此镜来来历?”
“你且道来。”
“商纣得妲己献象牙箸,箕子见微知着,谏曰'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今臣献镜,非为照面,乃为照心。”
李世民故作惊讶发问。
“魏爱卿这是要相教于朕?”
"昔年比干剖心,非为沽名,实乃以热血为墨,写就《尚书·洪范》治国之道,齐威王烹阿大夫,封即墨万户,方成'战胜于朝廷'之治,今陛下欲开贞观盛世,当以何为镜?"
礼部已经确定了明年的年号为贞观,以此为题切入,朝堂百官被魏征这一问给问懵逼了,这魏大夫是要作甚?
李世民望着手中的铜镜出神。
“朕闻爱卿所言,着实真妙,故有思,待魏爱卿相教。”
“陛下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臣今日有谏,不光要劝谏陛下,也是要劝谏于百官!”
“好!好一个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魏爱卿此言朕甚喜,各位爱卿如何?”
“臣认为,魏大夫能有此言,实乃百官标榜,其德其心,天地可鉴也,可留青史,以警他人。”
“魏征乃百官之模范。”
每个人没有吝啬自己的夸赞,纷纷对魏征进行捧高,纷纷表示要以魏征为首。
“哈哈,玄成之言,朕信之任之,今日之谏定然名垂青史。”
窝打了,百官也吃爽了,各个都以魏征为道德标兵了,那接下来就是收杆了。
“臣第二谏,当效管仲叁其国而伍其鄙,设文武双科,文者如商鞅徙木立信,武者似吴起与卒同衣,文者安民,武者卫国。”
朝堂百官纷纷开始交头接耳,武科?这是要提高武官的地位,打算与文官持平,程咬金闻言大喜,双手连连称赞。
“好!魏大夫,好!老程第一个挺你,太好了!陛下,魏大夫此谏非常好,臣附议!”
武官队列立马形成阵营,每个武官都拍手纷纷叫好。
“陛下,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李世民闻言也是哈哈一笑。
“哪位爱卿还有异议?”
见无人有所异议李世民便发话。
“好!既然百官无异议,那此事由礼部协同兵部共同办理,明年春闱,同设武科。”
兵部尚书杜如晦和礼部尚书裴矩同时拱手。
“臣遵旨!”
魏征继续拱手。
“臣还有第三谏。”
李世民面露惊喜,百官却面露疑惑,这魏征今天要做什么?
“爱卿快快说来。”
“三谏当学汉高祖'大风起兮',分南北中三卷取士,使巴蜀才子不输河洛,江南文脉可比关陇。”
这回文武百官知晓这魏征要做什么了,这是打算将朝堂上的世家给稀释掉。
“爱卿此言何意?”
“南方徒生,千里奔袭,如今寒冬之日就出发路上,到长安赴考已然身心疲惫,未得安定,水土难服,若在与北方考生同考,岂能一样?”
“魏爱卿此言有理。”
“南方郡县,非中原地貌,其民荒蛮也少有教化,民族众多,所治所行都与北方不同,若南方之卷问北方之生,怕北方之生也答不得行,百官可学,陛下可知。”
北方人和南方人有文化差异,水土差异,习俗差异,自然而然治理的方法不同,意思告诉李世民,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考卷,这样百官也知道不同的风土人情,皇帝也知晓该如何对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政策。
李世民听完频频点头。
“爱卿真是为国为民,此谏大善,房爱卿,此事你认为如何?”
锅有这么甩的吗?就不能说,各位爱卿意下如何?陛下不地道。
“臣认为可行,此事与文武双科同行。”
“好,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臣附议”
只见魏征又举象牙笏。
“臣还有第四谏”
百官深吸一口气,有完没完了?特别是五姓七望的官员,这些政策好像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利益,武科是纳民间武夫,南北中三卷不同地区的豪族入住庙堂,隐约有稀释他们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