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章 修稻田(1/2)
次日一早,全家早早的吃了早饭,便准备去田里开出一个水田。
他家的麦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种,但是水稻苗不能再放下去。
王桂芝见钱素要去帮忙,制止道:“昨天你都没去李大夫那里,今天再不去有些不像话,家里的田你不用操心,桃桃和可爱有真真帮忙照顾,这一亩水稻田我和小武一上午就能灌出来。”
钱素想起前世的杂交水稻,利用两种品种的水稻进行培育,但是由于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而且他们一个花囊只能产出一粒种子,所以人工授粉的可能性很小,不是相关专业的人,培育成功的几率也就很小。
钱素对于杂交水稻的相关记忆很少,但是记得杂交水稻的产出非常惊人,所以她打算以后有时间她一定要在这个年代试一下。
但是她也担心这一批水稻会不适应小河村的环境,便决定先弄好水稻田,若是下午还有时间,她再去对面山上。
至于小麦种植,钱素决定干脆直接请人得了。
现在他们家手上有这么多余钱,也是时候改善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了。
所以钱素决定等到庄稼全部种完,她就劝家人重建新房。
大嫂王桂芝原本想要把水稻田修在河边,毕竟后峡那边都是这么做的,河水灌溉还能带来一些天然的鱼群,能改善稻田的泥土环境,甚至可以培育一批属于自己的鱼群苗。
但是很快王桂芝自己就推翻了这个想法,他们家门前的河是上游,上游的河道有些宽,河水湍急,也时常涨洪水。正是因为如此,整个村子才主要建在比较安全的中游和下游。
钱素看着他家和李大娘家中间的小溪,思考了半天,便决定将水稻田灌在距离河边不远的田坝上。
小溪的水是经过这块田汇入主河道的,所以这么做非常可行。
这条小溪虽然清浅,但是钱素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小的堤坝,到时候溪水汇集成滩,就能灌溉水稻田了。
钱素这么决定之后拿着几十文钱要去找壮劳力,她家都是妇女儿童,修水坝这种事不适合他们家。
王桂芝听了钱素的说法后,也答应下来,便带着钱素去王铁根和牛三通家。
两人说明了来意,并以每天10文钱的工钱寻求短工,王铁根和牛三通一听,哪有不答应的。
他们两家人口众多,现在兄弟几个没有分家,少了他们一个劳动力种田,也没有什么。而且他们赚的钱也不会给自己花,都会上交给老一辈,家里自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当天,钱素就带着王铁根和牛三通开始在山上给小溪修水坝。
三人才上山,昨夜住在钱素家的唐莫为也跟了过来。
钱素一边领着两个叔伯往深一点的山上走去,一边观察那小老头是什么打算。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处天然深潭处,钱素便决定利用这个天然的深潭,先修建第一个水坝。
钱素说了自己的想法后,王铁根和牛三通开始下水捞水中的乱石,将乱石沿着中下端四周围起来半米高左右,又开始往深处挖水潭。
最后将下端的水潭挖出近一米半的深度,钱素这才招手喊停。
钱素见这个深潭水坝已经形成,便又带着两位叔伯往山下走去。
每隔一段距离,钱素就让王铁根和牛三通给她修一个之前那样的深潭水坝,就这样修了3个,才来到她家屋后的小溪下游。
而挖水沟和垒石头的活计并不算重,他们不出一个时辰的时间就修完了上游的水坝。
此时因为上游还在蓄水,下游已经几近干涸。
钱素突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便一拍脑门喊来两个叔伯道:“这样二位叔,这下面的小溪我想修得平整一些,最好整个小溪都是用石板铺砌,我算了一下从这里到前面主河道不到300尺的距离,我想把这条小溪修成2尺深,6尺宽的小溪,二位叔伯这几日就帮我修理这条小溪,至于工钱,我可以给你们涨一点。”
一听到钱素说的话,两个壮汉都有些懵了。
谁家没事干会修一个用石板铺砌的小溪?还要给他们加工钱。
一旁追上来的唐莫为听了钱素的话,也是同样的想法。
这乡村小娃娃不好好把钱花在正事上,竟然要修这条破小溪?
牛三通决定提醒一下钱素,“素妮儿你还是别折腾了,有那些钱你不如给家里买几斤糙米,虽然你家卖了一头大野猪得了一些银子,但是那些钱也不能这么造啊。”
王铁根:“就是,素妮儿你听两个叔的,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你干,主要是你家赚钱不容易,你又帮村子猎了那么一头大野猪,我们十多户的人都感念你们一家,所以我才更要劝你,千万不要把钱用在没必要的地方。”
钱素却有些累了,她干脆往小溪旁的石包上一坐,侃侃道:“两位叔听我说了便知道我的理念了。
我要在这里修300尺的小溪河道,是因为日后我要在这里洗衣服洗菜,而且往后我要在这儿,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农门香女:我养的娃都开了挂》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