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6章 冬至(1/2)
王老三上前劝说,“青萝侄女,吃顿中午饭再走也不迟。”
“不了,东西卸下来,我就得回去了。
木匣子里装的是瑶筝,我爹本是打算做琴的,结果听人说,现在盛行瑶筝了。
幸亏只是选了木料,在上面画了线而已。
还没有真正开始雕刻,若不然又要重新选料了。
这才做好,我爹让我给拉过来,给表妹送来。
等下回表妹来玩的时候,我便回来教表妹弹奏。”
张氏立马站出来,说道:“我会,我教她。青萝,家里还有事,你先回去吧。”
等送走了青萝,孙老太才询问起来。
“咋呢?你娘家有啥事?
这么赶着催你侄女回去!
这让你大哥和嫂子怎么想,咱家又不是请不起客。
杀只鸡便是,再不行就去买条鱼回来。野味也不是买不起,你赶她回去干嘛?
她一个姑娘家,赶车,这荒山野岭的多危险。”
“娘,你别瞎操心了。我那大侄女,八岁就敢一个人上山。十岁就会赶车,敢一个人驾着空车,去镇上拉我大哥回家。”
孙老太笑呵呵的说道:“只知道她能干,没想到还是一个胆大的姑娘。”
李氏一脸看不上,谁家姑娘连婚事都没有着落,却天天抛头露面的。
王小花好奇的询问道:“娘,表姐这么着急回去,可是有什么喜事等着她?”
“若一切进展顺利,明年便能回去喝喜酒了。”
张氏眉梢上翘,难掩喜色。
李氏那布满阴霾的脸色,瞬间如同那拨开云雾见了春晓。
“二嫂,说的是何家郎君?”
张氏回道:“寒门子弟。”
霎时,众人脸色瞬变,各不相同。
王老三说道:“莫非不是咱们镇上的?”
李氏道:“不是镇上,还能去临凤城不成?”
李氏的话里透着股酸味,这张家大姑娘也太好命了吧!
王小珠眼里满是羡慕之色,没有丝毫嫉妒。若是换一个对象,比如王小花,那她的心思便不只是羡慕了。
张氏一边帮忙拆线,一边笑盈盈的回道:“不是临凤城人士,听嫂子说祖籍是长安。落了难,便来投奔友人,如今暂住友人家中。”
李氏的声音中,难掩几分得意。“那还不如咱们家好。”
孙老太立刻破口大骂起来。
“你懂得啥,就你那寡妇母亲,能有什么见识。”
李氏被骂的没了脸皮,低垂着脸,也不再应声。
王老三也是一脸不悦,训斥道:“寒门子弟混得再差,都不是我们农家子弟可以比的。
人家祖籍在长安城,便表明了房子还在自己手中,并未典卖。若是卖了,会说祖上是长安。
只说落魄,才投奔友人。你又知道啥,瞎逼逼。这些世家子弟口中的落魄,并非我们所认知的落魄,那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当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王老汉嘟哝一句,“少说两句,一大清早的,也不嫌弃闹心。”
小院陷入了沉默,只有无声的做工的响声。
到了下午,孙老太便让两个孙女和两父子继续拆线。而她则带领着两个儿媳妇,动手开始剪布。
忙忙碌碌一整天,晃眼便过去了。
次日,孙老太为了提高众人干活积极性,提出了待遇政策。
“都手脚麻利一点,等赚了钱,三房抽一成,二房两成。之前许诺给二房的那一成,也加在里面。”
众人一听,各个一脸喜悦之色。
“若银钱超过百两,我便给两个孙女,每人奖励一匹棉布。去布庄随便挑选,但是,限制于不能超过五两的布匹,过了自己贴钱。”
王小珠、王小花,两姐妹立刻笑的甜蜜,齐声应声。
“谢谢奶奶。”
顿时,这干活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了起来。
王老汉和王老三,都不需要孙老太吩咐。线头拆完了,立马去箩筐里挑选簪子。
那成品的簪子,都不需要再加工。专门挑出来,装入一个空竹篮中。
半成品的簪子,有毛刺需要打磨的装一个筐,还需要打孔的一个篮,需要雕琢一番的丢去一边。
这一忙,便是好多日,转瞬即逝。
十月二十一日,冬至。
老王家迎来了难得假日,这一天,一家人都休息。
厨房里,张氏与李氏忙着和面,剁饺子馅,准备汤圆馅。
清河镇归属于南方,但是,又不似真正南方那般暖和。
一年有四季,但是,秋冬之季又不如北方那般寒冷。饮食风俗也是南不南、北不北。
形容它海纳百川,又不恰当。
形容它南北兼顾,它又不那么全部皆有。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当地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胎穿炮灰,被穿书娘带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