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 下元节,三食三忌(1/2)
今日,持斋一整天。
寒衣节当天,没有来得及给祖先烧冥衣的,会在今日焚烧。
而无需向先祖送寒衣的村户,则忙着准备节令食品——豆泥骨朵。
农家小院里,今日,家畜都关在圈中,并未放出来。
土狗显得很没有精神,趴在地上。
那耷拉的眼皮,时不时可怜兮兮的看向王小花。
扫干净的院子里摆着桌子,女眷都围着桌子边坐着。
父子二人,则宛如门神似的,坐在院门口的位置。
一左一右的,招财进宝凑齐了。
那盆中的面粉,都不似平日吃的自家磨出来的黑面,而是去磨坊换的精细白面。
一旁的小碗里放着曲蘖,有的地方称为酒曲、米曲、麦曲。
曲蘖的原料差异,做法各不相同。由用稻米和小麦,还有一种叫马鞭草的野草,多生长在河边。
另一个小盆里,则装着红豆,剩下的一个碗里,则装着白糖。
无论是白糖,亦或者白面,在大唐都卖的挺贵的。若非赶上下元节,村里人都舍不得拿出来。
“小花,去一边挑。”
孙老太将盛装红豆的小盆,推到了王小花的眼前。
“爱,好了。”
王小花怀里抱着盆,去了猪圈旁。
那里面没有猪,但是,有鸡鸭。
坏掉的种子,丢进去喂鸡。
手扒拉一下,瞧见有,便挑出来。
没有,再扒拉。
反反复复,就跟在米粒里找坏掉的米是一样。
兴许是王老汉玩的无聊,起身走了过来。
“给我吧,你去玩。”
王小花笑嘻嘻的将盆递过去,又返回了母亲身旁。
孙老太一边和面,一边传授经验。
王老汉想起了一事,回头朝着孙老太喊了一嗓子。
“老婆子,你昨晚不是泡了红豆吗?”
“泡少了。”
“现在弄,怕是来不及吧。”
“多煮一会,就烂了。”
“那行吧。”
等发面的时间,午饭都吃过了。
做饭时候,顺道把红豆给煮了。此时,放置在一旁晾凉。
下午,便待在院子里,等面发好,便准备开始包。
孙老太拿了木勺子,在盆里来回翻滚按压,目的是为了将红豆碾压成泥。
张氏和面,一阵揉捏全身SPA后,被切成小剂子。
那一个个的,像站岗似的,队列整齐,大小相差无几。
李氏拿着擀面杖等候多时,终于轮到她上手了。
孙老太放下了盆,在一旁指点江山。
李氏的手法还是不错的,一个个圆饼被滚压出来。
“小花,下元节三吃三忌是哪六样?”
忽然,王老汉一脸慈爱笑容,上前询问道。
正在一旁观摩学习的王小花,被这冷不丁的询问声打断。
“爷爷说过,家里无论贫穷富贵,到了下元节这一日。
一定要吃三样,忌三事。
一食为豆泥骨朵,象征着往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二食为麻腐包,因为它像极了寒衣包裹,寓意子女勿要忘记忠孝之心。
三食为糍粑,白白圆圆的糍粑,象征着团圆与美好。
也同时警惕子女,做人一世,要如糍粑一样,圆滑可以,但是要清清白白做人。
莫要和稀泥,当搅屎棍子。
一忌讳与水族结怨,人诞生于天地间,但是,天地之大,无边无际。
而天地孕育的众生诸多,为人者,在今日,不可食水族。
万物有灵,非光人族具有。
爷爷曾经讲过,传闻水官会选定下元节这一日下凡,巡查世人的善恶疾苦。
水官会如实上报天庭,依据考察结果,为世人解厄。”
王老汉点点头,示意王小花继续。
王小花缓口气,接着,讲述起来。
“而水族之主是龙王爷,天下湖泊无不归四海龙王管辖。
爷爷说,这世上所有的溪流,最后都会汇聚大海。
即便是河水,也有河神存在。河神会将看见的,如实禀报回龙宫。
若我们在今日还吃龙族的子孙,必然遭龙王爷报复。到时候,即便是我们的先祖伏羲,也无法说服龙王爷停手。”
王老汉摸了摸胡须,点了点头。
“嗯。一定要记住,下元节,不可以吃水族。像鱼、泥鳅,蛇,等,都是龙的子孙后代。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一。有像龟,有像牛。”
“爷,我一直铭记于心。”
“嘴皮。二忌讳什么?”
一旁,王小珠一边包着豆泥骨朵,一边分心着爷孙二人的谈话。神色中,生出几分向往,几许落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胎穿炮灰,被穿书娘带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