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捡蘑菇(1/2)
这一带区域松树较多,地上落着厚厚一层松针。
村里家家户户屋前屋后的空地上,都至少堆积一座小山丘厚的松针,最近一个月都不会有人上山哈松毛。
哈松毛需要用耙子,那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竿背在背上,只管往前走。便将一路经过的松毛收拢,跟着耙子走。
定一个中心点,每一趟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等堆积成小堆,就可以用筐装起来。
王小花弯腰捡起一颗大松果,在手里把玩着。
“这有。”
田二牛招呼着小伙伴们赶紧过来,一边挥手,一边蹲下来。将背篓取下,放置在一旁。
枯草根上又时不时冒出几片青色,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
生命的顽强应如小草一样坚韧不拔;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比如这草一般新生与死亡同时出现。
那松针也交错在草根中,一双双小手轻轻扒开枯草丛。
“这么多!”
蘑菇再多,比不上小伙伴们人多手杂。
片刻间,这一片的蘑菇给薅光了。一个个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多的四五朵蘑菇,有大有小。
小的,比如刘玉清,手里便只有一朵。
王小花将背篓里的烙饼取出来,准备往怀里一塞。鸡蛋不怕脏,反正它有蛋壳保护着。
村里会吃早餐的村户甚少,除了刘家兄妹二人,一双双眼睛馋意的盯着王小花手里的烙饼。
王小花将烙饼塞入怀中,那本来就用布包裹着,也不需要担心弄脏衣服。
再说,又不是现代街边烙饼,别说吃,看着都是油腻腻的。它是没啥油水的,很干的那种。
但是,王小花留一块烙饼放在背篓盖上。
双手往身上擦了又擦,这才动手开撕,分成好几份。
“我娘给我烙的,大伙都尝尝。”
田二牛率先上前两步,接过烙饼。“谢谢。”
刘玉荷摇摇头,那烙饼看起来一点都不好吃,干巴巴的。
“我在家中吃过饭了,我不饿。小花你多吃一点,我知道的,你们家早上从来不煮饭的。
这肯定是你娘给你准备的午饭,我若吃一块,你就少吃一块。我们可是好朋友,我怎么能看着你饿肚子。”
顿时,啃烙饼的小伙伴们,一个个低垂着脸。
宁小小连忙从背篓里抓了一把花生出来,塞到王小花的怀中。
“我奶只让我拿花生,我装了不少。吃吧,不够,我还给你抓。”
“谢谢。”
宁小小见王小花收下了花生,那红扑扑的小脸,立刻笑了起来。
“小花娘做的烙饼可真好吃,软弹软弹的,我家的烙饼磕牙。”
“嗯。”
王小花将花生装进了背篓,手里只拿着几颗。
小插曲之后,小伙伴们又继续寻找蘑菇。
田二牛观察一下地形,伸手一指。
“不要出坡,我们分散来找。待会在那集合,瞧见没,就是那棵新生的低矮松树那。”
“好。”
“行。”
刘玉清自然是跟着刘玉荷一块,其它人都是单独行动,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弯着腰,手里的树棍扒拉着。
有时候,那蘑菇藏匿在草窝里,被枯草给遮挡住了。不拿东西扒拉,很容易看走眼。
几朵大大的蘑菇,被扒拉出来。
可惜了,是黄色的,这个不能吃。
王小花继续弯腰翻找,很快又瞧见了另一种菌。
细细的杆,撑开的白伞,伞心透着点黄不黄、红不红的颜色。
这个可以吃,就是采摘它的时候,动作需要轻柔。因为伞太薄了,杆太纤细了。
这一窝有四朵,高低盛开,根连接在一起。
往前走,老远便发现了一窝蘑菇。
枯断枝附近,周围满是落叶。还有冒出来的新嫩小树苗,那树身还没有小孩手指粗。
一朵赤黄红菇,顶着一片枯叶。
王小花伸出两指,手成剪刀手状态。两指一夹,稍微用力往上一扯,一朵蘑菇离开了家乡。
手指轻轻一弹,那伞顶的枯叶,飘飘落地。
王小花蹲在地上,用手在周围地上扒拉着。
果然,又一朵赤黄红菇。
这个不能要,有毒,告辞!
这个可以,能吃,无毒,收下。
这边没有发现了,便换个地方继续寻找。
“采蕈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
王小花边唱,边寻着蘑菇。
山间传着小丫头脆脆的童音,令人心神愉悦。
刘玉荷听见了歌声,一边拉着自家哥哥捡蘑菇,一边唱起了小曲。
“我又哼唱着在梦里那首歌~”
随着太阳的光线越来越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胎穿炮灰,被穿书娘带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