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闺女,滚!(1/2)
村里还没有交税的,这几日都能瞧见赶着车去清河镇。那一车车的粮食,便是税收。
如果没有,便需要拿银钱去抵。
各地亩产量是不同的,而田赋是根据亩产量取百分之十。
因为区域区别,再加上农作物生长环境不同,每亩产量也是不同的。
像南方水稻可以种两季,而北方小麦只能种一季。
这个亩产量并非官府的人去各家各户田里看,而是当地官府提前便公布出来。
今年每亩田地收田赋多少,荒地前三年完全免税。
各家各户有多少田地,官府那里都有登记。是良田还是荒地,征收的田赋也不同。
最迟主动上交田赋是下元节,节日后还没有去官府交税的,便会被衙役上门来强制征收,那意义就不同了。
而田赋,清河镇是一年只收取一次,比真正南方地区好很多。
听闻江南水乡,虽然亩产量高,但是,却需要交纳两次田赋。
对于清河镇的百姓来说,交纳田赋的时候,会顺道将人头税也给交纳上去。
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被称为成年人,缴纳的人头税也被区分定义为算赋。
而每个成年人一年的算赋为一百三十文钱。
这是针对百姓,若是商户和奴籍,交纳人头税翻两到三倍上去。
七岁以上,未满十五岁,皆以孩童来论。
缴纳的人头税,也被区分称呼为口赋。每个孩童一年的口赋则是三十文钱。
而新增人口的户籍,最迟登记也是七周岁之前。否则,会被缴纳罚金。
而家中女孩是无需纳税,除非是大龄剩女,会被罚缴纳五倍人头税。
在这个时代,朝廷提倡的是早婚早育。也相当于,变相罚款。
所以,人头税又被戏称为人丁税。基本上只收取男性的!
而六十岁往上,在大唐被称呼为老年人,无需要纳税。
除了田赋、人头税,还需要服劳役。
劳役分为正役跟杂役,年满十五周岁,又未到二十岁的男子,服杂役。
而满二十岁,又不满六十岁的男子,则需要服正役。
劳役每年强制执行二十天,可以不去,但是需要交纳银钱。
亦或者,按照一天绢三尺、亦或者布三尺七来计算,休息多少天便交纳多少。
除了这些,曲水湾的百姓还有其它的税收也要交纳。比如车马费用,牛羊税等等。
总之,五花八门的。
每家每户一年不拿出一两银子出来,那税都不够交纳的。
这还是有粮食交付田赋的前提,若遇饥荒年,那就惨了。
“我昨天跟着去交税,好多人,排着长龙。”
“我家光人丁税都交纳了一贯钱。”
“今年水上划竿,还是陈家姑娘获胜。不过,她的舞蹈没有新意,所以没有额外奖励拿。”
“那也有银子拿,多香。”
“那陈家姑娘都不年轻了,一把岁数了,老姑娘了。
昨天我们家去交税的时候,他们陈家便在我们前面排队。
她被罚款了,谁让她不嫁人。要不然,哪里需要她交税。”
“听闻她今年十九,也不算是老姑娘吧。”
“她没有订婚,律法有规定的。
年满十五周岁,未满二十的姑娘,若无婚配,一律按照三十岁未婚女子的人头税来处理。”
“那人家那些寡妇也算?”
“算啊,寡妇也算未婚啊。
也是五倍人头税,如果她户籍下有男丁,就是她的儿子傍身,就无需缴纳人头税。
只需要按照正常的人头税,缴纳男丁的人头税即可。”
孩童们的话题越聊越飞的远。
王小花望向远方的大山,这个时代对女子是这般的不公!
“还是有钱才行!”
“是啊,有钱你想干嘛干嘛。就像那陈家姑娘,人家有钱。交了罚款,还能余下不少。”
“这样想来,她真没有必要去嫁人,还要忍受婆家的气。”
“一旦嫁的男人不是一个东西,还会经常挨打。我好羡慕她,我一定努力练习,有朝一日,我肯定也能像她一样自由自在。”
这时。
咚咚。
原来是打更人老邱头,他笑着从大榕树前经过。
闲谈的众人,年老年少都散场了。
没多久,家家户户的炊烟桶都冒起了寥寥炊烟。
吃过晚饭,各回各屋睡觉。
王小花立马跟在张氏身后,等张氏坐下以后,才开口。
“娘,我明天要跟着小伙伴们一块进山捡蕈,我们约定好了捡一整天。”
“只许在外围山上转悠,不许去深山老林。野兽这时候开始下山抓小孩吃了,知道不?”
王小花点头如捣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胎穿炮灰,被穿书娘带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