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章 戏水玩闹(1/2)
王小鱼背着木剑,王小花腰间别着一根长笛。
临分别之时,舅娘急匆匆回屋取的。
“忙忘乎了,瞧我这记性。”
张氏连忙推辞,“嫂子,不用。”
“说什么了,这就见外了不是。四姐妹都有一支笛子。
农家的孩子谁不会吹笛,别人有她没有,那怎么成。再说,这竹子漫山遍野都是,又不值钱。
还是吉利去给那家人送货,没有要货钱,这抵了笛子钱。这年头,农家人都不容易。
别人又不好意思,又塞给吉利两只鸡,一筐鸡蛋。”
王老二羡慕了,大舅哥家从不养鸡鸭,却总有人送这些。
但是,想一想,换做自己,恐怕是宁可要钱也不要这些。这么一对比,还是大舅哥的胸襟宽广,令人钦佩。
所以,这一趟回娘家,一家四口都高高高兴兴的来,高高高兴兴的走。
“山里那个开花花呦~”
王老二哼唱着山歌,王小鱼时不时拔出木剑,练习挽剑花。
“小花,笛子给娘看看。”
王小花立刻抽出长笛,笑嘻嘻的递给了张氏。
长笛的身上没有瞧见骨节,而且表面摸起来很是光滑。上面还雕刻了图案,还有王小花的名字。
张氏收回了视线,这竟然是一根玉屏竹笛,价格不菲。普通的农家人是买不起的,但是,却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
“舅娘送你的礼物,你要爱惜,不可转借他人,不可买卖,更不可弄丢。”
王小花点头,她又不傻,每回舅舅家送给自己的东西,都是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其实都不便宜。
她大多数都不带回来,而是留在了舅舅家。大表姐还给她专门准备了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这些年收到的礼物。
礼物自然是大舅家送的,难不成还指望爷奶或者大伯亦或者小叔家吗?
至于二舅家,不晓得搬去了哪里。只听大表姐提及过,在大表姐还没有出生时候,便搬出村了。早些年还有书信往来,近些年了无音讯。
至于小舅,因为牵扯上了人官司,此时,还在砌长城。
“老妹,你会不会吹笛啊,不会就给老哥耍几天玩呗。”
王小鱼再一次将剑收回了剑鞘,又打起了长笛的主意。
“哪凉快,你去哪待着。”
“老妹,你借我耍几天,我就教你怎么吹笛。”
王小鱼的双眉飞了两下。
王小花眼眸一垂,说道:“老哥也不会舞剑,要不借我玩几日,我再教你两招。”
王小鱼脸瞬间黑了下来,立刻远离了王小花。
“不必了,就你那《独孤九剑》,我自己都能创造出来七八十个。”
王小花嘴角微翘,切,小样的,跟我斗!
翻过这座山,便能瞧见河流,顺着河道走便能抵达曲水湾。
这路便平坦多了,原本的湿泥也被太阳晒干。河边还能瞧见嬉闹的孩童,还有在竹竿上练习的少男少女们。
但是,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还是在地里干活。
清河镇每年都会举办水上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参赛者,除了固定奖励五两银子,有时候还会有额外奖励。
而这场水上比赛,比拼的便是一根竹竿过江。有时候比谁第一个划到目的地,有时候比谁能在竹竿上表演节目。
河边是瞧不见成年人的,因为他们在田里里忙碌着割稻谷。
待到九月二十,地里的庄稼都收割的差不多了。也到了该去给县衙上税的时候,今年水上比赛也开始了,一共维持七天。
王小花还不够岁数,但是王小鱼刚巧达到最低门槛,能参赛。
“爹,娘,我在河边玩会儿,迟点再回去。”
王小鱼心里激动,整张脸都写着,想要参加今年的水上比赛。
张氏叮嘱一句,便放养了。“当心些。”
王小花见状,立马也说道:“娘,我留下来看着老哥,免得他玩疯了。”
张氏也不点破,“行。”
两兄妹互相监督,正合她心意。
王小鱼一走过去,立刻便有几个少年郎围了过来。
“小鱼,你哪搞的大宝剑,借兄弟们耍耍!”
“小鱼,你这剑鞘好拉风啊。”
王小鱼把剑一拔,帅气的秀了一把,除了剑花舞的不怎么样。但是,众人也是第一次见,各个拍手叫好。
“王小鱼,你这是拜师了吗?”
“小鱼大侠,还收徒吗?”
王小鱼唇角都要隐藏不住笑意了,但是,这半大的少年还要继续装冷酷。
竹子飘在河边,少年少女们,也顾不上练习,都围绕王小鱼去瞧热闹。
王小花上了一根竹竿,拿起放置一旁充当船桨的另一根,它要比脚踩的竹竿细多了。
离河岸有点距离以后,将细竹竿横放踩在脚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胎穿炮灰,被穿书娘带飞》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