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27(1/1)
不屑。淑妃是他的老来女,性子难免娇纵些,在宫里在所难免有行差踏错的时候,皇上却小题大做,借淑妃的手打压陈家,老尚书怎会看不出来?
但陈家百年望族,他料皇上不敢动。
秦元旻不再多言。
就在朝堂上一片寂静的时候,底下有位年轻的御史突然出列弹劾户部右侍郎、吏部侍中等十余名官员贪赃枉法、在先帝守丧期间强抢民女等十条大罪。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这十多人都是陈家的姻亲,其中户部右侍郎是陈尚书的长子,陈尚书还等着他接替自己的位子延续陈家的百年荣光呢。怎会让他出事?
陈尚书顿时气得大骂:“这是诬告!一派胡言。”
秦元旻面对底下的哗然,分毫不动:“可有证据?”
御史敢奏,自然不是空穴来风,一条条的证据陈列出来,陈尚书猝不及防。
这些小事平日无人在意,但这种时候却成了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陈尚书略一思索就知道这是上头那位的手笔,他到底小看了皇帝。
陈尚书见大势已去,痛呼:“老臣愧对先帝!”然后触柱而亡。
他用自己的死,逼得皇上不再难为陈家。
秦元旻默然半刻,道:“厚葬。”侍卫将陈尚书的尸体抬出去,陈尚书的血顺着文昌殿的红漆楠木柱子流到陛阶前。
秦元旻逼死了这位老臣,心中五味杂陈。陈尚书年龄日长,逐渐喜欢弄权,成为秦元旻施政的阻碍。但他也确实为国操劳半生,对先帝的种种荒唐极力规劝,没有他,先帝的江山恐怕传到秦元旻手里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秦元旻曾想给他一个善终……
秦元旻心情不好,示意庆忠退朝。但就在此时,外面的奔波而来的驿差给了他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京都附近的英林地龙翻身了。
地龙翻身,就是地震。百姓不知,以为是地下的龙醒来作乱。因此,地龙翻身也被认为是天子失德的征兆。
秦元旻抿抿唇,他今□□死了陈尚书,地龙就翻身了,不知流言会如何议论他这个天子。
而比流言更要紧的是,他已经找到了接替陈尚书的人选,但想要完全接手陈尚书负责的政务尚需一段时日。此时地龙翻身,按照历代的规矩,也为了稳定民心,秦元旻不得不去阴山附近祖庙祭祀。朝中无天子坐阵,又无老臣主持朝政,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生出异动?
周朝从北地杀入中原,入主中原是定下的规矩是八大柱国辅佐可汗(登基后改称为天子)共同治理朝政。后来高祖恢复中原古礼,设天子六军,实则是为了削弱八大柱国手中的兵权。如今八大柱国的势力不比当初,但仍然不可小觑。
秦元旻忧心忡忡,但仍然按照预先的计划,让中书令、吏部尚书和御史大夫协理朝政,由御林军首领林翊和羽林军首领萧澜负责京防,防止京城异动。
秦元旻则带着元从禁军和冗从仆射去祭祀祖庙。
#
早朝后,神龙殿。
戚嘉瑶甚至在早朝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听说了陈尚书大殿自尽的消息,心中震惊又唏嘘。镇国侯府偌大的家业说倒就倒,如今陈尚书也是如此。当初淑妃娘娘在后宫可是傲视群雄,甚至有不少人以为她能坐上后宫之主的位子,现在……怕是不被打入冷宫,也差不多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淑妃哭晕在结绮阁。德妃心中连连叫好。
秦元旻已经逼死了一位老臣,自然不会再动其他的老臣,比如德妃的父亲元太傅。如此她离坐上六宫之主的位子还远吗?
秦元旻回到神龙殿以后,戚嘉瑶能明显感觉到他心情的沉重。当得知他要去阴山的时候,戚嘉瑶都不知道该感叹陈尚书死的可惜,还是秦元旻屋漏偏逢连夜雨……
秦元旻临走前还特地嘱咐了她:“凡事不要轻信旁人,有事可去寻林翊和萧澜。”
戚嘉瑶心里隐隐感到了不安,陈尚书横死、地龙翻身、秦元旻离京,这一件件加起来都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啊!
戚嘉瑶更不会想到,秦元旻刚一离京,就遭到了暗杀。
京都三面环山,有汾水和漳水环绕京都,原是京都的屏障,但……也方便暗杀埋伏。
刺客占据山坡的有利地势,见了秦元旻的车架就自上而下杀出,禁卫军猝不及防,被冲得四分五裂,加之禁卫军在京都待的时间长了,安逸久了,缺乏训练,竟然被刺客冲进了秦元旻的车驾里!
秦元旻卷王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手持长剑击杀两名刺客后,还冲出马车,大喊:“朕天子在此,何惧区区毛贼!”
秦元旻也不是一味不怕死。而是他从刺客用刀,而不用弓弩,就看出刺客是想捉活的,于是秦元旻就多了一块“免死金牌”。
禁军原本被冲得阵型打乱,军心不稳,被秦元旻这么一鼓舞,顿时生出和天子并肩作战的勇气来,于是纷纷以一当十。
刺客凭借的是
不想错过《皇帝教我躺赢》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